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
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
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
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
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
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
故应千顷池,养此一双鹄。
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
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
浮蛆滟金碗,翠羽出华屋。
须臾便陈迹,觉梦那可续。
及君未渡江,过我勤秉烛。
一笑换人爵,百年终鬼录。
翻译
北山本身并不算高,但千仞之巅仿佛由我的脚步所承载;西湖也并非实有奇景,却万象纷呈尽收我眼底。云雾深处,人隐于坞中;风静之时,回声在山谷间应和。我和你皆无所执念,信步而行,随意观赏翠竹。在竹林间偶遇诗意涌动,目光清亮如湖水碧绿。百首诗篇在俯仰之间写成,两位老友相互追逐吟咏。本该有千顷池塘,才足以养育这一对高洁的白鹄。山路高远,前路已断;亭子狭小,膝部屡屡受迫。夜里寻访三尺深井,渴了便饮下半瓯如玉的泉水。明日将有喧闹的丝竹管乐,寒食节夹杂着歌哭之声。使君闲坐无趣,狂客不请自来。携酒如同范蠡用鸱夷皮囊,叩门不像啄木鸟般拘谨。浮沫荡漾的浊酒盛在金碗中,翠羽装饰的华屋中飞出珍禽。片刻之间一切便成陈迹,梦境如何能够延续?在你尚未渡江之前,路过我处,深夜仍持烛相迎。一笑之间便可换得官爵,但百年之后终究归于鬼籍。
以上为【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二诗僧,登垂云亭,饮参寥泉,最后过唐州陈使君夜饮,忠玉有】的翻译。
注释
1. 王忠玉、张全翁:苏轼友人,生平不详,当为当时文士或地方官员。
2. 北山清顺、道潜二诗僧:北宋著名诗僧。清顺,字怡然,住杭州北山灵感院;道潜(号参寥子),苏轼挚友,亦善诗,后赐号妙总大师。
3. 垂云亭:宋代杭州西湖附近的一处亭台,具体位置待考。
4. 参寥泉:因道潜号“参寥子”而得名,或为其居所附近的泉水,亦可能为诗人命名之泉。
5. 过唐州陈使君夜饮:拜访曾任唐州刺史的陈姓官员,与其夜饮。使君,汉以来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6. “北山非自高”四句:化用《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之意,强调主观心境决定外物感受。
7. “云深人在坞”二句:描绘山中幽静景象,动静相生,富有禅意。
8. “与君皆无心”:出自道家思想,“无心”即无执、无欲、顺应自然。
9. “百篇成俯仰”:形容作诗之多且快,俯仰之间即成百篇,极言才思敏捷。
10. “一笑换人爵,百年终鬼录”:谓功名利禄不过一笑之事,人生终归死亡,体现苏轼对仕途的淡泊与生命本质的洞察。
以上为【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二诗僧,登垂云亭,饮参寥泉,最后过唐州陈使君夜饮,忠玉有】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与友人游历西湖、探访诗僧、登亭饮水、夜饮使君等一系列活动后的即兴抒怀之作。全诗以“无心”为精神主线,贯穿山水之游与人际交往,体现出苏轼晚年超然物外、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又有对友情的真挚表达,更有对人生短暂、功名虚幻的深刻感悟。语言洒脱流畅,意境空灵深远,融合写景、叙事、抒情与哲理于一体,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代文豪的深厚功力与旷达胸襟。
以上为【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二诗僧,登垂云亭,饮参寥泉,最后过唐州陈使君夜饮,忠玉有】的评析。
赏析
本诗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从游山玩水到访僧寻泉,再到夜饮交游,最后转入人生哲思,可谓由外而内、由动入静。开篇“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气势恢宏,展现诗人主体精神的昂扬——山不在高,因我而显其高。继而“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进一步强调心物关系,体现“万法唯心”的哲学意味。中间写与道潜等诗僧唱和,“眼色夺湖渌”一句尤为精彩,将诗人灵感迸发时眼神之清亮与湖水之碧绿相比,生动传神。“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则写出文人间酬唱之乐,充满生活情趣。而后笔锋一转,由景入情,感叹人生短暂:“须臾便陈迹,觉梦那可续”,流露出淡淡的怅惘。结尾“一笑换人爵,百年终鬼录”更是点睛之笔,以冷峻之语揭示功名虚幻,唯有友情与当下值得珍惜。整首诗融儒释道思想于一炉,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是苏轼晚年成熟诗风的代表作之一。
以上为【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二诗僧,登垂云亭,饮参寥泉,最后过唐州陈使君夜饮,忠玉有】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清旷绝俗,触处生春,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通天地者不能为。”
2. 纪昀《苏文忠公诗集辑注》:“起四语便见浩气,‘无心’二字摄全篇之旨。后段感慨沉痛而不露,最得风人之致。”
3. 冯应榴《苏轼诗集合注》:“叙次井然,情景交融,末以达观收束,可见先生虽遭迁谪,而胸怀坦荡如故。”
4. 钱钟书《宋诗选注》:“‘眼色夺湖渌’五字奇警,状诗人得句时神光焕发之态,可谓千古妙喻。”
5.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此诗作于元祐年间再至杭州时,与参寥诸人游处甚密,其言‘未渡江’者,盖指参寥将往江北也。情真语挚,非寻常应酬之作。”
以上为【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二诗僧,登垂云亭,饮参寥泉,最后过唐州陈使君夜饮,忠玉有】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