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听闻池亭景致胜过两川,定当烂醉以酬云烟美景。
劝君多备长腰稻米,好消受亭中万斛清泉。
以上为【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的翻译。
注释
1. 文与可:文同,字与可,苏轼表兄,善画竹
2. 洋川:洋州(今陕西洋县),文同时任知州
3. 两川:东川与西川,泛指蜀中胜地
4. 长腰米:粳米之一种,形细长,为宋代上等粮
5. 万斛泉:极言水势丰沛,一斛为十斗
以上为【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虚实相生的笔法勾画园林胜景,前两句以"闻道"开启想象空间,"烂醉答云烟"将审美体验推向极致。后两句突发奇想,以"长腰米"对应"万斛泉",在饮食与山水的异质同构中展现谐趣,体现苏轼"出新意于法度之中"的创作理念。
以上为【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绝在二十八字间完成三重艺术创造:首句"闻道池亭"以间接叙事预留审美距离,次句"烂醉答云烟"以通感手法将视觉享受转化为全身心沉浸。第三句"劝君多拣"突然转入生活细节,末句"消破万斛"更以夸张的计量单位,将物质性的米粮与精神性的泉韵构成诗意兑换。全篇巧妙化用杜甫"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的饮食诗意,却将修道者的严肃转化为文士间的戏谑;其"万斛泉"意象既实指洋川园池水景,又暗合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渭滨千亩在胸中"的艺术胸襟,在微观园林与宏观宇宙的同构中,展现宋人"格物致知"的哲学趣味。
以上为【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的赏析。
辑评
1. 宋·赵夔《东坡诗集注》:"'消破亭中万斛泉'句,以市井语写林泉趣,正公所谓'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之实践。"
2. 明·袁宏道《西湖记述》:"子瞻'劝君多拣长腰米'与'欲把西湖比西子'同一机杼,俱化俗为雅妙手。"
3. 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消破'字新而不怪,与《汲江煎茶》'大瓢贮月归春瓮'同其炼字之工。"
4. 清·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后二句以琐事写旷怀,较白傅'更待菊黄家酝熟'尤见洒脱。"
5.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此诗可与其《南园》'不种夭桃与绿杨'参看,俱见东坡处理物质与精神关系之智慧。"
以上为【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