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汉朝的统治者尚未真正懂得治国的纲纪与谋略,王莽一上台便推行种种崭新的功名事业。
他命人连夜凿成深达百尺的井,又不惜千金重赏购买能制造飞行器械的人。
以上为【王莽】的翻译。
注释
1. 王莽:西汉末年外戚,后篡位建立新朝,推行一系列托古改制的政策。
2. 殊未:根本还没有,完全不了解。
3. 经纶:原指整理丝线,引申为治理国家的方略与才能。
4. 入手:掌权之后,开始执政。
5. 功名:此处指政治作为、事业成就。
6. 百尺穿成连夜井:形容工程急迫且劳民伤财,连夜开凿深井。
7. 千金购得解飞人:传说王莽曾招募能工巧匠制造飞行器,《汉书·王莽传》载“或言能飞,一日千里,试为作羽翼,数千金”,此句即用此事。
8. 解飞人:指懂得制造飞行工具的人。
9. 宋 ● 诗:标明此诗为宋代苏轼所作。
10. 苏轼: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擅长诗词文赋,对历史人物常有独到评论。
以上为【王莽】的注释。
评析
这首诗以讽刺笔法描写王莽篡汉后急于树立权威、推行新政的形象。诗人通过“百尺穿成连夜井”“千金购得解飞人”两个夸张细节,揭示其好大喜功、脱离实际的政治作风。表面上是称颂创新进取,实则暗含讥讽,指出其改革徒具形式、不切民生,最终导致社会动荡。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体现了苏轼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与批判精神。
以上为【王莽】的评析。
赏析
本诗为苏轼咏史诗中的讽刺之作,借王莽改制之事抒发对脱离现实的政治行为的批评。首句“汉家殊未识经纶”表面说汉室无能,实则暗指王莽自以为能而实无治国之才。次句“入手功名事事新”语带双关,“新”既指王莽建立“新朝”,也讽刺其政策标新立异却不得要领。后两句以具体事例入诗——凿深井与购飞人,皆见于《汉书》,属真实史实,但被诗人提炼为象征性意象,凸显王莽好大喜功、追求奇技淫巧而忽视根本民生的弊政。全诗短短四句,寓庄于谐,冷峻犀利,展现了苏轼以史为鉴、洞察兴亡的历史观和批判精神。
以上为【王莽】的赏析。
辑评
1. 《苏诗补注》卷十五引查慎行曰:“此刺王莽好怪诞之术,妄希非常之功,非实政也。”
2. 《历代诗话》中纪昀评:“语极冷峭,‘连夜井’‘解飞人’皆取《汉书》实事,而点化成讽,不露痕迹。”
3. 《宋诗钞·东坡集》评:“借古讽今,辞约义丰,可见坡公史识之深。”
4. 清代冯应榴《苏文忠公诗合注》云:“此诗虽短,而意在言外,盖讥变法者务虚名而忘实济也。”
以上为【王莽】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