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我出门参加贡举考试尚未发榜,钱穆父在雪中特意前来拜访;到了三月二十日,我们一同游览金明池,我才初次读到他的诗作,于是依其原韵和诗作答。
上天似乎知道我已出门,雪便全部消融;花儿仿佛也在等待您的到来,因而迟迟不敢飘落。
为避门生打扰,途中偶尔小酌;忽然遇到您派出的骑吏,送来美好的邀请。
来自远方的艺人献上鱼龙百戏的绝技,历经四朝更迭的白发老人默默数着过往。
知道那黄公酒垆依然尚在,容颜苍老、鬓发斑白的我们,彼此遥望,感慨时光遥远。
以上为【仆领贡举未出,钱穆父雪中作师见及,三月二十日,同游金明池,始见其诗,次韵为答】的翻译。
注释
1. 仆领贡举未出:苏轼时任主考官主持科举考试,尚未放榜。“仆”为自谦之词。
2. 钱穆父:即钱勰,字穆父,吴越王钱镠后代,北宋官员,与苏轼友善,曾出使高丽。
3. 师见及:意为亲自前来探望。“师”或为尊称,或指“以礼相见”。
4. 金明池:北宋东京(今开封)著名皇家园林,位于顺天门外,每年春季开放供士庶游赏。
5. 次韵为答:按照原诗的韵脚和次序作诗回应,属唱和诗中的严格形式。
6. 花待君来未敢飘:拟人手法,谓花因期待钱穆父到来而延迟凋谢,极言其人格感召。
7. 行避门生时小饮:为避开门生求见,在途中偷偷饮酒,表现苏轼洒脱不拘的性格。
8. 忽逢骑吏有嘉招:骑吏为钱穆父所遣使者,“嘉招”指美好的邀请,即同游金明池。
9. 鱼龙绝技:古代杂技表演,包括幻术、角抵、舞龙等,又称“鱼龙曼衍”。
10. 黄公酒垆:典出《世说新语·伤逝》,王戎言昔与嵇康、阮籍共饮于黄公酒垆,今二人皆亡,令人感伤。此处借指昔日友情之地,表达怀旧之情。
以上为【仆领贡举未出,钱穆父雪中作师见及,三月二十日,同游金明池,始见其诗,次韵为答】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应和钱勰(字穆父)之作,作于元祐年间任翰林学士时。全诗以轻快笔调写友人相会之乐,又暗含人生迟暮、世事变迁之叹。前四句写景叙事,巧妙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雪与花以情感,突出对友人的敬重与期待;后四句转入游赏场景与历史感慨,由热闹的百戏引出遗民斑白、四朝更迭的沧桑,末以“黄公酒垆”典故收束,寄托知交零落、旧情难再之思。情感层次丰富,由喜入悲,由今溯古,体现了苏轼晚年诗风的沉郁与圆融。
以上为【仆领贡举未出,钱穆父雪中作师见及,三月二十日,同游金明池,始见其诗,次韵为答】的评析。
赏析
此诗结构精巧,情景交融。首联以“雪知我出”“花待君来”起笔,用拟人手法营造出天地有情、万物迎宾的诗意氛围,既夸友人之德望,又显相会之难得。颔联转写人事,一“避”一“逢”,写出诗人仕途繁忙中偶得闲情的欣喜,也体现与钱穆父交情非同寻常。颈联写金明池盛况,“鱼龙绝技”映衬当下繁华,“斑白遗民”则拉出历史纵深,四朝兴替尽在其中,暗含对时代变迁的深沉感慨。尾联借用“黄公酒垆”典故,将眼前欢聚与往昔知音零落对照,苍颜华发相对,不胜唏嘘。全诗语言清丽自然,对仗工稳而不板滞,情感由欢快渐入深沉,展现了苏轼晚年诗歌“绚烂归于平淡”而又内蕴深厚的风格特征。
以上为【仆领贡举未出,钱穆父雪中作师见及,三月二十日,同游金明池,始见其诗,次韵为答】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诗钞》:“此诗清婉有致,次韵而不见拘束,真大家手笔。”
2. 纪昀《纪批苏诗》卷三十评此诗:“起二语奇想天开,化工肖物。‘花待君来’尤为隽妙。后幅感慨深长,不独以游观作结。”
3. 冯应榴《苏文忠公诗合注》引查慎行语:“‘行避门生’‘忽逢骑吏’,写出交情亲切,不假仪文。‘黄公酒垆’收得悠然不尽。”
4. 清代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三十一:“此诗作于元祐五年春,时公在翰苑,与钱穆父俱为时望。诗中‘斑白遗民’‘苍颜华发’,盖自叹流年,兼悯时事。”
5. 孔凡礼《三苏年谱》载:元祐五年三月,苏轼与钱勰同游金明池,时池畔设百戏,士女云集,此诗即纪其事,可见当时文臣雅集之盛。
以上为【仆领贡举未出,钱穆父雪中作师见及,三月二十日,同游金明池,始见其诗,次韵为答】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