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长江南岸草色青青,黄莺纷飞喧闹。近年来诸事皆与心愿相违。
花儿在后院盛开却无人欣赏,终归零落成泥;燕子飞入华美的厅堂,惊讶主人仍未归来。
世间功名究竟何时才能实现?举杯细数过往,有几个旧友尚在人间?
去年柳絮飘飞的时节,我还记得曾打开金笼,放走了那只洁白如雪的鹦鹉。
以上为【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的翻译。
注释
1. 常润道:宋代地名,指常州与润州(今江苏镇江)之间的驿道,苏轼由京赴杭途中经此。
2. 钱塘:即杭州,因钱塘江得名,宋代为两浙路治所,文化繁盛。
3. 述古:陈襄,字述古,福州人,时任杭州知州,与苏轼交好,同属“嘉祐四友”之一。
4. 草长江南:江南春草茂盛,一望无际,“草长”点明时节为春季。
5. 莺乱飞:形容春日莺鸟纷飞鸣叫,生机盎然,反衬诗人内心愁绪。
6. 年来事事与心违:近年仕途坎坷,理想难酬,与初衷相悖。
7. 空落:花自开自落,无人欣赏,暗喻才士不遇。
8. 华堂:华美的厅堂,代指故居或官署,燕子归巢而主人未归,倍增凄凉。
9. 樽前点检几人非:酒席间回顾旧友,多已离世或失散,“几人非”谓存者寥寥。
10. 雪衣:白鹦鹉的美称,古人常以“雪衣娘”称善言之白鹦,此处指代昔日豢养之鸟,象征闲适自在的往日生活。
以上为【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在常润道中行旅时所作,寄给时任杭州知州的陈襄(字述古),抒发了对往昔江南生活的怀念、仕途失意的感慨以及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以景写情,层层递进,从自然景象切入,转入身世之叹,最终落于具体回忆,结构严谨,情思绵长。诗中“花开后院还空落,燕入华堂怪未归”尤为精妙,借物拟人,含蓄传达出诗人漂泊在外、家园荒芜的孤寂心境。
以上为【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为五律组诗之一,虽题为“五首”,但此处仅录其一,亦可独立成章。首联以江南春景起笔,“草长”“莺飞”描绘出明媚春光,然“年来事事与心违”陡转直下,形成强烈反差,奠定全诗感伤基调。颔联对仗工整,“花开后院”与“燕入华堂”皆为眼前实景,然“空落”“怪未归”注入主观情感,赋予自然物以人之情态,极富感染力。颈联转入议论,慨叹功名虚幻、人生易老,语带悲慨而具普遍意义。尾联回忆去年放鸟之事,细节真切,以“记得”二字牵出深情,收束于温馨往事,余韵悠长。全诗融写景、抒情、叙事于一体,语言平实而意蕴深厚,体现了苏轼早期诗歌情真意切、婉转含蓄的艺术风格。
以上为【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情景交融,托兴深远,‘燕怪未归’一句,拟物入神,非寻常笔墨。”
2. 清·纪昀《苏文忠公诗集辑注》:“通体清婉,末句忽作回忆,愈觉黯然。‘放雪衣’事小而情长,见东坡性情。”
3.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苏诗多雄健,此独温柔敦厚,怀人之作,每以琐事动人,此其一也。”
4. 钱钟书《宋诗选注》:“借燕责人,以鸟寄情,构思新颖。‘点检几人非’与杜甫‘访旧半为鬼’同一沉痛。”
以上为【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