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朝廷与市井的喧嚣已渐渐远离,我的身心因此感到安适自在。
饮下三杯酒后,饱足而舒畅;随后枕着头睡去,进入香甜的梦乡。
在蒲涧寺外稀疏的钟声中醒来,黄湾处落叶初落,秋意渐浓。
虽身处天涯,却并未觉得路途遥远,因为处处都有打柴和捕鱼的人家,生活气息浓厚。
以上为【发广州】的翻译。
注释
1. 发广州:指从广州启程离开。
2. 朝市:指朝廷与都市,象征官场与尘世喧嚣。
3. 良自如:非常自在舒适。“良”意为很、甚。
4. 软饱:饮酒后的温饱满足感,非指饭食之饱,特指酒后微醺之态。
5. 黑甜馀:指酣睡后的余味,“黑甜”是古人对香甜睡眠的戏称。
6. 蒲涧:即蒲涧寺,在广州白云山麓,唐代以来为名胜之地。
7. 疏钟:稀疏的钟声,形容寺院钟声断续可闻,更显幽静。
8. 黄湾:广州附近地名,或指珠江沿岸某处湾流。
9. 落木初:树叶刚开始飘落,点明时节为秋季。
10. 处处各樵渔:到处都有砍柴和捕鱼的人,表现民间生活景象,也暗含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以上为【发广州】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晚年贬谪途中所作,题为“发广州”,即离开广州之时。全诗以平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脱离官场纷扰后的轻松心境,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前两联写自身状态之安适,后两联转向景物描写,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民间生活的亲近感。整首诗意境清远,语言简淡而意味深长,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仍能保持豁达胸怀的艺术风格。
以上为【发广州】的评析。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结构清晰,情景交融。首联“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直抒胸臆,表达脱离官场后的轻松愉悦。一个“远”字既写空间距离,也喻心理疏离,奠定了全诗超脱的基调。颔联“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馀”以生活细节入诗,语言诙谐而富有生活情趣,“软饱”“黑甜”皆为口语化表达,体现苏轼诗风的平易近人与幽默感。颈联转写景物,“蒲涧疏钟外,黄湾落木初”,视听结合,钟声悠远,落叶萧疏,营造出清寂宁静的秋日意境。尾联“天涯未觉远,处处各樵渔”收束全诗,将个人感受升华为对人生境界的体悟:纵然身在天涯,只要心安,便不觉其远;而人间烟火处处存在,正提供了心灵的归宿。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苏轼贬谪后期思想趋于淡泊、顺应自然的精神风貌。
以上为【发广州】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语极平淡,而意自悠然,真得陶(渊明)之遗意。”
2.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三十二:“‘软饱’‘黑甜’,俗语入诗而不俗,东坡独步处。”
3.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未录此诗,但在评苏轼诗时云:“子瞻诗多率意而成,然性情真至,自有不可磨灭者。”
4.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此诗写出行旅中之闲适心境,不着力而自远,晚岁诗格益见冲淡。”
5. 钱钟书《宋诗选注》虽未选此诗,但论及苏轼晚年诗风时指出:“南迁以后,诗益清淡,往往以简单几笔写出日常生活,而寓意深远。”可为此诗之旁证。
以上为【发广州】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