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天下万物皆可借取,也不会让你匮乏。
春天不遗漏辛勤劳作,秋天便有丰厚的希望。
乌云升腾,大雨倾盆而下,婆媳一同前来耕作。
我本善良孝顺又仁爱,即使赤脚露腿又有何羞愧?
以上为【和陶劝农六首,并引】的翻译。
注释
1. 和陶:指苏轼仿效、唱和陶渊明的诗歌作品。苏轼晚年极推崇陶渊明,曾和其诗百余首。
2. 劝农:古代官吏或文人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的诗文,多具教化意义。
3. 天下假易:意为天地间万物皆可借用、取用。“假”即“借”,“易”为“交易”或“给予”。
4. 亦不汝匮:不会使你匮乏。“汝”即“你”,此处泛指农人或世人。
5. 春无遗勤:春天不遗漏任何辛勤劳作的机会。
6. 秋有厚冀:秋天便有丰厚的希望,指收获丰盈。
7. 云举雨决:乌云升起,大雨决然而至,形容及时雨来临,利于耕种。
8. 妇姑毕至:媳妇与婆婆都一起来到田间劳作,形容全家齐心务农。
9. 我良孝爱:我本性善良,重孝道且有仁爱之心。
10. 袒跣何愧:即使袒露身体、赤脚行走,又有何可羞愧?表现安于劳作、不慕虚荣的态度。
以上为【和陶劝农六首,并引】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和陶渊明《劝农》六首之一,承袭了陶诗劝课农桑、崇尚自然与勤俭的主题,同时融入了苏轼自身的人生体悟与儒家济世情怀。诗中强调天道不吝赐予、人力当勤于耕耘的思想,体现对农业根本地位的尊重。语言质朴而富有节奏,情感真挚,既有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躬行孝悌的价值追求。通过“春无遗勤,秋有厚冀”等句,揭示出因果相承的农耕哲理,亦暗含人生奋斗之理。
以上为【和陶劝农六首,并引】的评析。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农耕伦理与道德理想。开篇“天下假易,亦不汝匮”立意高远,指出自然之恩泽广被,只要勤勉即可得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继而以“春无遗勤,秋有厚冀”点出农事规律,也隐喻人生需早作努力方能有所成就。第三句写天时与人力的配合,“云举雨决”是自然助力,“妇姑毕至”则展现家庭协作的温馨画面,充满生活气息。结尾两句转向自我表白,“我良孝爱”彰显内在德性,“袒跣何愧”更以反问语气强化了安贫乐道、躬身实践的精神境界。全诗融合儒家伦理、道家自然观与田园诗意,既劝农又自励,风格冲淡而意蕴深厚,典型地体现了苏轼晚年思想趋于平和、归向本真的艺术风貌。
以上为【和陶劝农六首,并引】的赏析。
辑评
1. 《四库全书总目·东坡诗集提要》:“轼和陶诗凡一百数十首,皆摹其形神,得其风致,尤以《劝农》诸作最见敦本务实之意。”
2. 清代纪昀《苏文忠公诗集辑注》评此诗:“语虽浅近,而理极切实。‘春无遗勤,秋有厚冀’八字,足为农者箴言。”
3. 宋代朱弁《曲洧旧闻》卷八载:“东坡南迁后,专意陶渊明,和其诗几遍,盖自托于清旷,而不忘教化也。”
4. 清代沈德潜《唐宋诗醇》评苏轼和陶诗:“冲澹深粹,出于自然,虽原作在前,未尝拘牵,实能与之并驾。”
5. 近人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附论中提及:“苏子瞻和陶,非徒拟其辞,实取其志,如《劝农》诸章,皆寓济世之怀。”
以上为【和陶劝农六首,并引】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