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我选择我的居所,居住于此并非一日之久。
龟卜没有欺骗我,我安心在此江边生活饮食。
废弃的水井已经堵塞,高大的树木直冲云霄。
昔日的主人是谁呢?他们的后代又在何方?
以上为【和陶时运四首,并引】的翻译。
注释
1. 和陶时运四首,并引:苏轼晚年贬居儋州时,追和陶渊明《时运》诗共四首,并作引言说明缘由。“和陶”是苏轼晚年的诗歌创作重要特点。
2. 时运:指陶渊明组诗《时运》,共四首,表达诗人感时伤逝、安贫乐道的情怀。
3. 我卜我居:语出《诗经·大雅·绵》:“自土沮漆,我卜我居。”意为我自己占卜选择居所。
4. 居非一朝:居住于此已非短暂时间,暗示长期定居或贬谪已久。
5. 龟不吾欺:古人用龟甲占卜,认为灵验可信。此句谓占卜结果正确,选择此地安居是正确的决定。
6. 食此江郊:在此江边之地生活饮食,指在南方贬所过着简朴的生活。
7. 废井已塞:废弃的井已被填塞,象征旧人离去、遗迹荒芜。
8. 乔木干霄:高大的树木直插云霄,形容环境虽荒却生机盎然。
9. 昔人伊何:过去的主人究竟是谁?表达对前居者的追思。
10. 谁其裔苗:他们的后人又在哪里?含有世事变迁、血脉断绝的感慨。
以上为【和陶时运四首,并引】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仿陶渊明《时运》诗所作四首之一,带有明显的追慕陶渊明隐逸情怀之意。诗中通过描写居所环境的变迁,抒发了对往昔人事的感慨与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质朴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晚年贬谪期间追求心灵安顿、寄情山水的思想境界。全诗以“卜居”起笔,继而写景怀古,由实入虚,表现出诗人对命运的坦然接受和对历史兴亡的哲思。
以上为【和陶时运四首,并引】的评析。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荒寂而深远的居所图景。开篇“我卜我居”借用《诗经》成句,既显文化底蕴,又表明居所选择出于自主与天意合一,暗含顺应命运之意。“龟不吾欺”进一步强化这种天人相契的信念,体现苏轼在逆境中仍保持内心安定的哲学态度。后两句写眼前实景——废井、乔木,一静一动,荒凉中见生命力,形成强烈对比。结尾以问句收束:“昔人伊何,谁其裔苗”,不仅追问过往,更引发对人生无常、世代更替的深沉思索。全诗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风格近陶,平淡中见厚重,是苏轼晚年“和陶”诗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以上为【和陶时运四首,并引】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诗钞》:“和陶诸作,尤以《时运》四首为得陶之神,不袭其貌而传其意。”
2. 纪昀《苏文忠公诗集辑注》评此首:“起结皆从《诗》《骚》来,中四句写景怀古,有悠然自得之趣,亦有苍茫之感。”
3. 清代沈德潜《清诗别裁集》虽主唐诗,然论及苏轼和陶诗时称:“东坡晚年和陶,心气和平,言语冲淡,如出一口,此其学陶之至处。”
4. 近人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提及:“苏和陶诗,实寓身世之感,借陶酒杯,浇自己块垒。”可为此类诗之通解。
5. 钱钟书《谈艺录》云:“东坡和陶,初似形疏,细味神合;如‘废井已塞,乔木干霄’,看似写景,实寄沧桑之叹。”
以上为【和陶时运四首,并引】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