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孟子说:“柳下惠不因为做高官而改变他的操守。”
以上为【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二十八节 】的翻译。
注释
三公: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此指有高官厚禄者。介:耿介,有操守。
柳下惠:春秋鲁国大夫展获,谥号“惠”,封地柳下,以坚守正道著称
三公:周代最高官阶(太师、太傅、太保),代指极致荣禄
易:改变、交换
介:耿介操守,指不可妥协的道德底线
以上为【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二十八节 】的注释。
评析
此句虽短却构建了双重价值对立:
外在权位与内在操守:“三公”象征权力巅峰,“介”代表精神独立,形成张力
可变性与不可变性:以“不易”否定交易可能,确立道德绝对性
个体选择与普世价值:通过个人典范确立士人精神准则
以上为【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二十八节 】的评析。
赏析
本章称赞柳下惠的操守,亦“富贵不能淫”之意。
“此章言柳下惠和而不流,与孔子论夷齐不念旧恶意正相类,皆圣贤微显阐幽之意也。”
孟子此语在微言中蕴大义:
历史维度:选取柳下惠这个在《论语》中三次被孔子赞誉的典范,构建儒家道统传承
语言艺术:用“不以...易其...”的否定句式,比肯定表达更具哲学力量
思想深度:将“介”提炼为士人核心品质,与《孟子》“富贵不能淫”形成互文
现实关怀:针对战国士人奔走求禄的风气,树立精神标杆
全句如金石铿鸣,在十一个字中完成对儒家理想人格的永恒镌刻。
以上为【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二十八节 】的赏析。
辑评
汉·赵岐《孟子章句》:“介,大也。柳下惠执宏大之志,不耻污君,不以三公荣位易其大量也。”
宋·朱熹《孟子集注》:“介有分辨之意。柳下惠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不怨,厄穷不悯,直道事人,至于三黜,是其介也。”
清·焦循《孟子正义》:“介即《易》‘介如石’之介,言坚确不拔也。”
现代·杨伯峻《孟子译注》:“柳下惠的‘介’正是他之所以成为‘圣之和’的根本。”
以上为【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二十八节 】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