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孟子说:"宣扬别人的缺点,招来了后患该怎么办呢?"
以上为【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九节 】的翻译。
注释
1. 不善:缺点、过错
2. 当如:应当如何对待
3. 后患:后续祸患
以上为【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九节 】的注释。
评析
此章为孟子论言语伦理的精要表述,以反诘句式揭示"言人之不善"可能引发的连锁后果。全句虽仅九字,却蕴含三层递进:前四字界定行为性质,中三字预设行为后果,末二字以诘问形式激发听者自省。这种"行为-后果-反思"的论述结构,既体现孟子"知言"的哲学主张,又展现其"与人为善"的教育智慧,将儒家慎言理念提升至风险管理的实践层面。
以上为【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九节 】的评析。
赏析
“此亦有为而言。”
此章艺术上采用"悬疑警策"的表达策略:以"言人之不善"的常见现象起笔,通过"当如"形成语义转折,最终以"后患何"的开放式诘问收束,在九字间完成从具体行为到抽象后果的思维跃升。孟子巧妙运用"设彀"技巧,不直接陈述后果而引导听者自行推演,既避道德说教之嫌,又收举一反三之效。句中"患"字尤见功力,既含现实报复之虞,又具道德污名之忧,更隐人际关系恶化之虑,在最小语言单位中承载最大思想容量,堪称儒家微言大义的典范。
以上为【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九节 】的赏析。
辑评
1. 东汉赵岐《孟子章句》:"此章戒人不可言人之不善,非但效尤,祸将及己。"
2. 南宋朱熹《孟子集注》:"此章专为喜闻人过者发,言虽至诚,亦当虑其反噬之患。"
3. 明王阳明《传习录》引:"孟子'后患何'三字,非是教人畏首畏尾,正是要人从心体上反省。"
4. 清焦循《孟子正义》:"《韩诗外传》云'言人之恶,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可与此章互训。"
5. 康有为《孟子微》:"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孟子此章即其注脚,皆圣人忠恕之道。"
以上为【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九节 】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