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床下龟儿虽寒仍能安然支撑,杯中蛇影已去,身体却尚未完全康复。明日将在殿门前与王傅相逢,众人携带食具争相前来看望,毫不怀疑我的病情好转。静坐时只觉熏香之气随袖而少,独坐愁思中,花影迟迟才移上回廊。何不一笑释然,让千般病痛尽皆消散?这远胜过像仓公那样饮用药水来疗疾。
以上为【次韵钱舍人病起】的翻译。
注释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次序作诗唱和。
2. 钱舍人:指钱藻,字醇老,北宋官员,曾任中书舍人,与苏轼有交往。
3. 床下龟寒且耐支:用《庄子·秋水》典故,谓神龟虽处泥中亦能自安,比喻病人虽处境艰难仍能坚持。
4. 杯中蛇去:化用“杯弓蛇影”典故,喻疑虑已除,但病体未复。
5. 殿门明日逢王傅:王傅,或指王介甫(王安石),或泛指朝廷重臣;此句设想病愈后重返朝堂的情景。
6. 櫑具:古代盛食物的多层食盒,此处指探病者携带的慰问食品。
7. 坐觉香烟携袖少:香烟本应萦绕衣袖,今感其少,暗示病中精神不振,亦或焚香减少。
8. 花影上廊迟:花影移动缓慢,衬托出诗人独坐之久与心情之寂。
9. 一笑千疴散:化用佛家“一悟百了”之意,谓心开意解则百病俱消。
10. 绝胜仓公饮上池:仓公,即汉代名医淳于意;上池之水,传说中可窥见五脏病症的神水,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此言心境豁达胜于医药。
以上为【次韵钱舍人病起】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次韵钱舍人病起之作,借病中感受抒写人生哲理。诗中融合典故与日常景象,既表达对友人康复的祝愿,也寄托了自己超然物外、以豁达心境战胜病痛与忧愁的人生态度。语言含蓄隽永,意境清幽,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乐观旷达的精神风貌。全诗由实入虚,从病体写到心境,最终归于“一笑千疴散”的禅意境界,展现出宋代士大夫特有的精神修养。
以上为【次韵钱舍人病起】的评析。
赏析
本诗结构严谨,情感层层递进。首联以“龟寒耐支”与“蛇去未衰”对举,既写出病中坚韧之态,又点明心理负担虽去而身体犹虚的现实状态。颔联转写外界关怀,“櫑具争看”生动描绘出同僚探视之盛况,侧面烘托人物地位与人缘。颈联转入内心描写,“香烟携袖少”“花影上廊迟”,通过感官细节传达出孤寂与沉思之情,笔致细腻。尾联陡然振起,以“一笑千疴散”作结,气势开阔,体现出苏轼一贯的旷达胸襟。末句更以“绝胜仓公饮上池”作比,强调精神疗愈远胜药物治疗,深得儒释道融合之妙。全诗融典自然,情景交融,是苏轼唱和诗中的佳作。
以上为【次韵钱舍人病起】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语淡而意深,病起而不作哀声,见其胸次洒落。”
2. 清·纪昀《苏文忠公诗集辑注》:“‘一笑千疴散’五字,足以破尽世间执障,非道力深厚者不能道。”
3. 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次韵诗最忌拘牵,此独从容自然,对仗工而不滞,风神洒落。”
4.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东坡于病中作诗,每能超然物外,此篇‘花影上廊迟’七字,静中见动,晚唐人所难及。”
5. 钱钟书《宋诗选注》:“苏轼善以常事寓理,此诗由病起琐事翻出人生哲思,尾联尤具警策之力。”
以上为【次韵钱舍人病起】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