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壬戌间好斗鸡,设斗鸡社于龙山下,仿王勃《斗鸡檄》,檄同社。仲叔秦一生日携古董、书画、文锦、川扇等物与余博,余鸡屡胜之。仲叔忿懑,金其距,介其羽,凡足以助其腷膊敪咮者,无遗策。又不胜。人有言徐州武阳侯樊哙子孙,斗鸡雄天下,长颈乌喙,能于高桌上啄粟。仲叔心动,密遣使访之,又不得,益忿懑。一日,余阅稗史,有言唐玄宗以酉年酉月生,好斗鸡而亡其国。余亦酉年酉月生,遂止。
翻译
天启壬戌年间流行斗鸡,我们在龙山下设斗鸡社,仿王勃《斗鸡檄》邀战同社。
族叔秦一生常带古董、书画、蜀锦、川扇等物与我赌鸡,我的鸡屡次获胜。
叔父愤懑,给鸡爪套金距、羽毛涂芥末,凡能助鸡扑啄的手段无一不用。
仍不能胜。
有人说徐州樊哙后代养的斗鸡冠绝天下,长颈黑嘴,能立高桌啄粟。
叔父心动,暗中派人寻访,未得,更加忿懑。
一日我读野史,见载唐玄宗因酉年酉月生而好斗鸡,终致亡国。
我亦生于酉年酉月,遂止斗鸡。
以上为【陶庵梦忆 · 卷三 · 斗鸡社】的翻译。
注释
天启壬戌: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
龙山下:绍兴府城隍山(今绍兴府山)。
王勃《斗鸡檄》:唐代诗人王勃为沛王鸡所作战书,见《檄英王鸡》。
仲叔秦一生:张岱族叔张联芳,字秦一生,古董收藏家。
金其距:为鸡爪套金属距刺。
介其羽:在鸡羽涂芥末粉(迷敌鸡眼)。
腷膊敪咮:象声词,鸡斗时扑翅啄击声。
樊哙子孙:汉将樊哙封武阳侯,此处戏称其子孙善养斗鸡。
酉年酉月:张岱生于万历二十五年八月(酉年酉月),与唐玄宗同干支。
以上为【陶庵梦忆 · 卷三 · 斗鸡社】的注释。
评析
荒诞与自省:以夸张笔法写斗鸡痴态(金距、介羽、寻樊哙后裔),却在玄宗亡国典故中骤停,体现晚明文人顿悟式自省。
时代隐喻:斗鸡之戏暗喻天启年间党争内斗,如东林党与阉党之争,而“亡国”伏笔明末危机。
细节传神:“高桌上啄粟”等描写鲜活生动,兼具小说趣味与史料价值。
结构精巧:由“仿王勃檄文”始,至“以玄宗为鉴”终,首尾皆用历史典故框架现实叙事。
以上为【陶庵梦忆 · 卷三 · 斗鸡社】的评析。
赏析
此文以斗鸡为线,串起晚明市井风情与文人雅癖。前半篇极写痴迷:秦一生以古董赌鸡、给鸡武装到牙齿、寻访传说鸡种,荒诞中透出时代浮躁;后半篇笔锋陡转,借唐玄宗典故自我惊醒,刹那收束间显出世事无常的幻灭感。这种“由嬉戏入悲凉”的笔法是张岱《陶庵梦忆》典型风格,表面记玩物之趣,实为故国沉沦的哀婉注脚。文中“酉年酉月”的巧合更添命运感,仿佛个人癖好与历史宿命悄然交织。
以上为【陶庵梦忆 · 卷三 · 斗鸡社】的赏析。
辑评
现代作家周作人:张岱此类文字“看似潇洒,实含悲恸,如看桃花扇底血色”。
学者黄裳:《斗鸡社》是“明末浮世绘一角,金距芥羽间可见末世狂欢”。
哈佛教授史景迁:张岱用斗鸡隐喻“明代精英的内耗”,玄宗典故则是“历史轮回的警示”。
《明清小品解读》评:此文有“《史记》滑稽列传之风趣,兼《春秋》微言大义之深刻”。
以上为【陶庵梦忆 · 卷三 · 斗鸡社】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