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在那大雪纷飞的年份,海浪般的雪片如翻飞的玉花。
有位读书人常常痛饮,于饥寒交迫中显露出人生的真情实感。
床头放着破旧的酒壶,孤独一人时便倒上一杯独酌。
虽不能驱散全身因寒冷而起的战栗,姑且用酒来浇灌肠胃,使其不再鸣叫。
脱下衣服包裹着冰冷的酒坛,每每醉酒时便思量这一生的际遇。
以上为【和陶饮酒二十首】的翻译。
注释
1. 顷者:不久前,那段时间。
2. 大雪年:指某年大雪成灾,气候严寒,亦可象征人生困境。
3. 海派翻玉英:形容大雪纷飞如海浪般汹涌,玉英指雪花。
4. 士:读书人,此处或自指,或泛指有节操之人。
5. 榼(kē):古代盛酒的器具,败榼即破损的酒壶,喻生活清贫。
6. 孤坐时一倾:独自饮酒,倾指倒酒饮用。
7. 平体粟:平息身体因寒冷而起的战栗。粟,指皮肤起鸡皮疙瘩,如粟粒。
8. 肠鸣:肠胃因饥饿而鸣响,此处借酒缓解饥寒。
9. 脱衣裹冻酒:将衣物脱下包裹冰冷的酒器,以防酒冻结,体现对酒的珍视。
10. 念此生:醉中反思人生,蕴含感慨与哲思。
以上为【和陶饮酒二十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拟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意所作,借饮酒抒怀,表达其在困顿境遇中坚守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的情操。诗中“顷者大雪年”暗指人生艰难之时,“饥寒见真情”既写生活之苦,亦寓情感之真。诗人以酒为伴,在孤寂中寻求慰藉,却非沉溺于醉乡,而是借醉思生,反思生命意义。“脱衣裹冻酒”一句极具画面感,凸显其珍视温情与诗意生活的执着。全诗语言质朴,意境苍凉,深得陶诗神韵,又融入东坡特有的旷达与深情。
以上为【和陶饮酒二十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模仿陶渊明《饮酒》组诗的风格,以简淡之语写深沉之情,体现出苏轼对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艺术境界的深刻理解。开篇以“大雪年”营造出严酷的自然环境,象征人生逆境;“海派翻玉英”气象宏大,又不失诗意之美。继而聚焦于一位“常痛饮”的士人形象,其行为看似放达,实则出于饥寒中的无奈与真情流露。酒在此不仅是御寒之物,更是精神寄托。
“床头有败榼”细节真实,反映生活窘迫;“孤坐时一倾”则透露出孤独中的自持。诗人明知饮酒不能真正“平体粟”,但仍以酒“浇肠鸣”,表现出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结尾“脱衣裹冻酒”极具感染力,既写出对酒的珍惜,也暗示对生活温度的执着守护。醉中“念此生”,将瞬间的感官体验升华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使全诗在朴素中见深远,冷寂中含温热,充分展现了苏轼融通儒释道、于困顿中求超脱的人生态度。
以上为【和陶饮酒二十首】的赏析。
辑评
1. 《苏轼诗集》(中华书局版)按:此诗为和陶之作,属元祐后期或贬谪时期所拟,风格近陶,情致尤深。
2. 清·纪昀《纪批苏诗》评:“语极朴拙,自有渊明风味,非强摹形似者比。”
3. 近人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虽未直接评此诗,但指出苏轼晚年和陶诗“实乃寄其幽忧牢落之思”,可为此诗背景之佐证。
4. 当代学者王水照《苏轼选集》称:“此诗写寒士之饮,不事雕琢而情意深厚,见东坡对陶诗精神之内化。”
以上为【和陶饮酒二十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