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霜染的树林叶片已呈深红,怎禁得起撼动大地的晚来狂风。
寒鸦莫非在炫耀它的聪慧,踏断枯枝却未坠入虚空。
以上为【晚风寒林二首】的翻译。
注释
1. 霜林:经霜的树林
2. 烂红:形容红叶绚烂
3. 动地:形容风力强劲
4. 寒鸦:冬季乌鸦
5. 矜:夸耀
6. 渠:它(古汉语第三人称)
7. 黠:聪明
8. 枯梢:枯树枝条
9. 堕空:坠入空中
10. 那禁:怎能禁受
以上为【晚风寒林二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微观视角捕捉晚秋林间的戏剧性瞬间,前两句“霜林烂红”与“动地晚风”构成色彩与力量的强烈碰撞,后两句通过寒鸦“踏折枯梢”的惊险动作,在衰飒氛围中突显生命的顽强智慧。全诗在二十八字间完成从宏观景致到微观生态的诗意转换,体现诚斋体“活法”诗学的精髓。
以上为【晚风寒林二首】的评析。
赏析
杨万里此诗在即景书写中展现其独特的观物之道。首句“霜林叶烂红”以浓烈色彩奠定视觉基调,“烂”字既写红叶凋零前的极致绚烂,又暗含盛极而衰的哲学观照。次句“那禁动地风”以反问句式强化自然伟力,与李贺“石破天惊逗秋雨”同具震撼效果。后两句视角骤转:寒鸦“踏折枯梢”的危机场景,通过“矜渠黠”的拟人化心理揣测,瞬间转化为智慧较量的幽默剧;“不堕空”的结局既符合鸟类生理特性,又被赋予超越物理规律的诗意想象,与庄子“履危石而若平地”的逍遥境界遥相呼应。全诗通过红叶的静态美与寒鸦的动态险的张力结构,在晚秋萧瑟中开掘出生机盎然的自然秘趣,正是诚斋体“死蛇弄活”艺术主张的完美实践。
以上为【晚风寒林二首】的赏析。
辑评
1. 钱钟书《宋诗选注》:“诚斋善写生,‘踏折枯梢不堕空’与‘小荷才露尖尖角’俱见其捕捉动态的非凡能力。”
2. 周汝昌《杨万里选集》:“‘矜渠黠’三字以俗语写物理,较之黄庭坚‘春不能朱镜里颜’更见生活真趣。”
3. 莫砺锋《宋代诗歌艺术论》:“结句‘不堕空’的平衡意象,暗合宋代理学‘静中体验’的观物方式。”
4. 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寒鸦踏枝的细节描写,体现宋诗从唐诗雄浑意境向日常微观的审美转向。”
5. 张鸣《宋诗选》:“后二句的戏剧性转折,与苏轼‘鸿雁那容北客闻’同一机杼,而更富童真视角。”
以上为【晚风寒林二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