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您已登上金华省任职,而我则进入银台门供职。
有幸遇到圣明的君主,我们共同承受着君恩如云雨般润泽。
如今在这休沐闲暇之时,我们得以叙谈往昔的情谊。
回首当年共游山海的往事,那幽深的林壑景象仿佛依然历历在目。
明净的湖面让我思念拂晓时的月亮,重叠的山峰令我忆起清越的猿啼。
何时才能脱下官服,回归隐逸的初心,在田野间畅饮美酒,醉卧芬芳的杯盏之中?
以上为【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的翻译。
注释
1. 金华省:唐代秘书省的别称,因藏书之地称“金华洞”,故有此雅称,掌管典籍图书,多由文士任职。
2. 银台门:唐代宫门之一,为翰林院所在地,常代指翰林供职之处。李白曾为翰林待诏,故言“我入银台门”。
3. 圣明主:指唐玄宗,李白曾受召入京,一度深受宠信。
4. 云雨恩:比喻君主恩泽如云行雨施,广被臣下,典出《左传》或汉赋常见意象。
5. 休浣:即“休沐”,古代官员每五日或十日休假一日,沐浴更衣,处理私事,亦称“洗沐”。
6. 畴昔:往昔,从前。
7. 山海事:指过去一同游历名山大川的经历。
8. 宛然林壑存:仿佛当年的山林溪谷仍清晰存在于眼前。“宛然”即逼真、清晰的样子。
9. 明湖思晓月:面对明净的湖水,思念清晨湖上月色之美,寓寄清幽之境。
10. 初服:原指出仕前的衣装,后引申为隐士之服,代指退隐生活;语出《离骚》:“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以上为【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的注释。
评析
本诗为李白与旧友卢郎中相逢时所作,抒发了对昔日山水之游的怀念以及对归隐生活的深切向往。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清丽自然,既有对仕途际遇的感慨,又有对自由人生的追思。诗人通过今昔对比,突显出内心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和对自然境界的眷恋,体现了其一贯崇尚自由、不拘礼法的精神追求。结尾处“返初服”“醉芳樽”的愿望,更是将隐逸理想推向高潮,余韵悠长。
以上为【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的评析。
赏析
此诗结构清晰,由当前相遇写起,转入对往昔的追忆,再抒发当下情怀,最后寄托未来理想,层层递进,情思绵长。开篇“君登金华省,我入银台门”以对仗句式点明二人皆居清要之职,表面看似荣耀,实则暗含仕途漂泊、身不由己之叹。继而“幸遇圣明主,俱承云雨恩”语带感激,却也透露出对君恩依赖的无奈。第三联转入私人情感,“休浣时”与“话畴昔”,使诗歌从政治语境转向友情与记忆的温润空间。
“山海事”“林壑存”“晓月”“清猿”等意象清旷高远,极具李白式的山水情怀,展现出诗人灵魂深处对自然的依恋。尾联“何由返初服,田野醉芳樽”直抒胸臆,以反问语气表达归隐之志难以实现的惆怅,同时“醉芳樽”三字又透出豪放不羁的本色,使全诗在沉郁中不失飘逸。整体风格冲淡而深远,是李白晚年酬赠诗中的佳作。
以上为【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的赏析。
辑评
1.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此诗叙旧游而寓退志,语虽平易,而感慨系之。‘返初服’之思,正见其出处之难。”
2. 《唐诗别裁》(沈德潜):“对景怀人,因时感事。‘明湖思晓月,叠嶂忆清猿’,写景入画,而情在其中。”
3. 《唐宋诗醇》(清高宗敕编):“白虽以才气自豪,然每于故人相遇,辄露真性情。此诗语语出自肺腑,无雕饰之迹,而风神自远。”
4. 《李白诗歌赏析》(詹锳):“此诗通过今昔对照,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处境的矛盾。‘醉芳樽’不仅是饮酒之乐,更是精神解脱的象征。”
以上为【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