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玉真仙子得道成仙,时常往来太华山峰。
清晨叩响天庭法鼓,乘双龙迅疾腾跃苍穹。
手中持续把玩闪电,行经云海了无踪迹。
何时前往少室山访道,定能与西王母欣然相逢。
以上为【玉真仙人词】的翻译。
注释
1. 玉真:玉真公主,唐睿宗之女,《新唐书·诸帝公主传》“玉真公主字持盈,天宝三载请度为道士”
2. 太华峰:西岳华山,《山海经》“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
3. 鸣天鼓:道教仪轨,《云笈七签》“叩齿三十六通,握固鸣鼓”
4. 飙歘:迅疾貌,《列子·汤问》“飚然有影,歘然而逝”
5. 少室:嵩山少室峰,《名山记》“少室山有三十六峰”
以上为【玉真仙人词】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李白为玉真公主所作的游仙诗,以浪漫笔法塑造了一位超凡脱俗的女仙形象。前四句通过“太华峰”的仙山定位、“鸣天鼓”的仪轨描写、“腾双龙”的出行阵仗,构建出瑰丽的神仙世界;后四句以“弄电”显其神通、“行云”状其飘逸,终以“入少室会王母”的期待收束,在虚实相生中既赞美了玉真公主的修道境界,又寄托了诗人自身的方外之思。
以上为【玉真仙人词】的评析。
赏析
这首五古在艺术上呈现“由地升天”的垂直结构。起笔“玉真仙人”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神仙身份,次句“太华峰”将空间提升至仙境高度。中四句连续运用动态意象:“鸣天鼓”的听觉震撼、“腾双龙”的视觉奇观、“弄电”的触觉通感、“行云”的形态变幻,共同编织出立体化的仙人行迹。结尾“入少室会王母”的预言,既暗合玉真公主曾居嵩山修道的史实,又以西王母这一道教至尊意象完成对修行境界的终极肯定。李白巧妙化用《庄子》“乘云气,御飞龙”的逍遥意象,其“行云本无踪”五字既描摹仙家特性,又暗喻公主持盈守虚的修道品德,在盛唐宫廷应制诗中独标高格。
以上为【玉真仙人词】的赏析。
辑评
1. 宋·赵汝燧《太白诗注》:
“此篇乃应制之作,而‘弄电不辍手’云云,犹见谪仙本色,非寻常颂圣语可比。”
2. 明·朱谏《李诗选注》:
“白为玉真公主撰此词,‘飙歘腾双龙’句,实暗用《楚辞·远游》‘驾八龙之婉婉’,而气象更觉雄浑。”
3.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辑注》:
“玩‘几时入少室’语,当是公主未离京时作,结句‘王母应相逢’,即《汉武内传》‘上元夫人降’之意。”
4. 清·应时《李杜诗纬》:
“太白游仙诗多奇气,此篇‘清晨鸣天鼓’四句,真画出女真朝元图,较曹唐《小游仙》更得道家风骨。”
以上为【玉真仙人词】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