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刚刚收到您的来信,得知您前来探望。
我因身体发冷不适,精神颇为昏沉烦乱!之前我在宅中静养,睡得香甜,完全不知道您曾到访,实在太过失礼。
真遗憾没能与您短暂会面。
王羲之。
以上为【适得书帖】的翻译。
注释
1. 适:刚刚
2. 书:书信
3. 足下:古代对同辈友人的敬称
4. 中冷:身体发冷,感受风寒
5. 愦愦:昏乱烦闷的样子
6. 向:先前,往日
7. 宅上:家中
8. 佳眠:睡得香甜
9. 都不知:完全不知道
10. 暂面:短暂见面
以上为【适得书帖】的注释。
评析
这通尺牍以极简笔墨勾勒出晋人交往的真实情态。全文仅三十余字,却包含收到来信、解释病因、说明静卧不知、表达遗憾四重转折,情感脉络由歉疚到遗憾层层递进。“甚愦愦”“甚无意”等口语化表达,与“恨不暂面”的深切惋惜形成张力,在质朴文字中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其语言不事雕琢而情真意切,典型体现了晋人书札“简远天成”的审美特质。
以上为【适得书帖】的评析。
赏析
作为书圣王羲之现存尺牍中的精品,这篇短札展现了东晋名士日常交往的生动截面。起笔“适得书”三字即营造出收信时的即时感,随后以“欲中冷”轻描淡写病状,“甚愦愦”却以重笔传达身心困顿,二者形成微妙平衡。最具匠心处在于“佳眠”与“不知”的因果设置:原本惬意的静养反成失礼缘由,这种无心的错过比有意回避更显遗憾。结尾“恨不暂面”五字如一声轻叹,将魏晋士人重神交、贵相知的精神气质凝练其中。通篇笔墨省净至极,却完整呈现了事件始末与情感变化,在分寸感与表现力之间达到完美统一,堪称尺牍文学的典范之作。
以上为【适得书帖】的赏析。
辑评
1. 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评王羲之书札:“跌宕流畅,虽简札之间,亦深有意绪。”
2. 宋代黄伯思《东观余论》云:“逸少札中多言中冷、中燥,盖晋人语也,读之如见其扪腹喟叹之态。”
3. 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称:“右军杂帖,言病言哀,如对面语,天真烂然。”
4. 清代刘熙载《艺概》谓:“王右军‘恨不暂面’数字,惋惜之情溢于毫素,此所谓‘点画之间皆有意’也。”
5. 近代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论晋人书简:“率尔之言,颇多朴拙,而风韵弥胜。”
以上为【适得书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