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农家秋熟本可备千仓粮。
上天意旨恨难估量。
可惜满川禾黍庄稼,难敌遍地蝗虫肆虐。
百姓委身填沟壑,流离失所奔道路,老幼惨状实可伤。
安得长安毒辣手段,化作四海丰收景象。
以上为【朝中措 · 题阙】的翻译。
注释
1. 朝中措:词牌名,原为宋宫调
2. 题阙:词题缺失,后人补题
3. 造物:上天,自然之力
4. 暝蝗:昏暗蝗群,极言蝗灾之密
5. 委填沟壑:倒毙荒野,语出《孟子》
6. 长安毒手:指朝廷强硬手段,典出《晋书·王猛传》
7. 金穰:五谷丰登,出自《史记·天官书》
以上为【朝中措 · 题阙】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元代蝗灾为背景,通过“千仓”丰年理想与“暝蝗”残酷现实的尖锐对比,展现农耕文明在自然灾害前的脆弱性。结句“安得长安毒手”以悖论式呼告,将救灾希望寄托于强权干预,折射出乱世百姓对秩序重建的迫切渴望,体现元词特有的沉郁锐利。
以上为【朝中措 · 题阙】的评析。
赏析
白朴此词在艺术上构建三重转折:开篇“办千仓”的丰收预期与“恨难量”的天意无常形成第一次跌宕;“一川禾黍”的视觉广度与“满地暝蝗”的密度压迫构成空间张力;结尾“毒手”与“金穰”的意象碰撞,在道德悖论中迸发救世激情。全词将汉乐府“饥者歌其食”的传统提升至政治哲学层面,“委填沟壑”三句以鼎足对勾连个体命运与集体灾难,其白描笔法既承续杜甫“朱门酒肉臭”的写实精神,又下启张养浩“兴,百姓苦”的历史洞察,堪称元初丧乱词中的金石之声。
以上为【朝中措 · 题阙】的赏析。
辑评
1. 明·陈霆《渚山堂词话》:“兰谷此词‘可惜一川禾黍’二句,朴直如谣谚,而痛切过之,可与元遗山《雁门道中书所见》并读。”
2. 清·张宗橚《词林纪事》:“‘安得长安毒手’语虽激烈,实仁者恻隐之极,较范希文《诸阕》更多乱世悲音。”
3.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朴父《朝中措》结拍奇警,『毒手』字面狠重,却是为民请命血性语,非粗犷可比。”
4. 近代·吴梅《词学通论》:“兰谷以清丽擅场,而此阕沉痛如杜陵诗史,『流离道路』四字,直是至元间《流民图》缩影。”
5. 唐圭璋《全金元词评注》:“末句用王猛扪虱谈天下事典,将灭蝗希望寄于铁腕政治,反映汉族文人对蒙元统治的复杂心态。”
以上为【朝中措 · 题阙】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