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艮卦在上兑卦在下,心怀诚信则至为吉祥,没有咎害。
可以持守正道,利于有所前往。
如何体现损道?两簋淡食便可奉献神灵。
初九:中止事务速往协助,没有咎害。
当酌情减损己方。
九二:利于持守正道。
出征有凶险,不要减损,而要增益对方。
六三:三人同行就会减损一人,一人独行反能获得友伴。
六四:减损疾患,促使迅速痊愈,没有咎害。
六五:有人进献价值十朋的宝龟,无法推辞,至为吉祥。
上九:不用减损,反予增益,没有咎害,持守正道可获吉祥,利于有所前往,得到臣仆而失去家室。
以上为【周易 · 损卦】的翻译。
注释
损:减损。全卦的内容是说明损与益两个对立方的关系。
曷:用作“瞌”,意思是送食物。
簋(gui):装饭的器物。
享:宴享,祭享。
已:用作“祝”,意思是祭耙。
遄(chuan):快,速。
损:减轻,消除。
使:使人祭把。
有喜:这里指病愈。
益之:送给。
朋:朋贝,货币,十枚一串贝为朋。
违:离去。
弗损益之:意思是说不减少不增加。
臣:奴隶。
家:家人。
无家:没有家人,意思是说单身汉。
1. 艮上兑下:艮为山,兑为泽,组成山泽损卦
2. 有孚:心怀诚信
3. 簋:古代祭祀用食器,二簋喻薄祭
4. 已事:中止事务,“已”通“巳”
5. 遄:迅速
6. 十朋之龟:价值百贝的宝龟,喻重大馈赠
7. 弗克违:不可推拒
8. 得臣无家:获得臣仆而失去家族,喻损极益至
以上为【周易 · 损卦】的注释。
评析
《损卦》通过“山下有泽”的卦象,揭示“损下益上”的哲学本质。全卦以“有孚”为根基,在六爻演变中展现损益转化的辩证关系:初爻“酌损”提示适度原则,二爻“弗损”强调守中之道,三爻以行人喻阴阳专一,四爻以祛疾喻除弊革新,五爻“十朋之龟”象征至诚感通,上爻“得臣无家”则暗含损极必反的规律。卦辞“二簋可用享”更以祭祀礼仪阐明损道贵诚不贵丰的核心理念。
以上为【周易 · 损卦】的评析。
赏析
损和益,一减一增,被当作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既是对立的,又可以相互转化;或减或增,或减中有增,增中有减,或不增不减。如何取舍,如何抉择,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依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在对立双方中寻求一个恰到好处的度,是我们的祖先喜欢并擅长的思维方式和处世为人的态度。他们从不走极端,从不抓住一方面紧紧不放,也不习惯穷很究底或以毒攻毒,雪上加霜。这让人不由自主联想到走钢丝:主旨是保持平衡状态,稳住不致掉下来;向左边斜了就往右一点,向右边歪了就往左倾一些,不偏不倚正是所需的“度”。
国人传统的智慧、技巧、知识都用在了保持这个恰到好处的度上。人生的过程仿佛就是一个走钢丝的过程,虽然很累,但四平八稳,没有大起大落,大灾大难,于是就心安理得了。
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是保守的。它排斥进取、冒险、冲刺、拼搏,固守自我封闭的心态,好静不好动,使人老态龙钟,生气全无。
《损卦》在《周易》体系中具有特殊意义,其卦爻辞构建了完整的损益哲学体系。卦象“山下有泽”以山压泽损的视觉隐喻,揭示上层建筑与基层资源的关系本质。爻辞演进呈现螺旋上升结构:初九至六三为“有形之损”,通过人事活动展现损益表象;六四至上九为“无形之益”,在精神层面完成境界升华。尤其六三爻“三人损一”暗合《系辞》“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的生成原理,上九“得臣无家”则与《论语》“君子周急不继富”形成经学呼应。全卦将祭祀、战争、疾病等多元意象熔铸为“抱朴守一”的核心智慧,堪称周代执政者调节社会矛盾的辩证法教科书。
以上为【周易 · 损卦】的赏析。
辑评
1. 魏·王弼《周易注》:“损之为道,损下益上,其道上行。‘二簋可用享’者,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2.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损者,减损之名。此卦明损下益上,非补不足而是奉有余,故以‘有孚’为本,若违此则凶咎至矣。”
3. 宋·程颐《程氏易传》:“损上而益下则为益,损下而益上则为损。卦中‘弗损益之’‘得臣无家’诸爻,深明治道当以富民为本。”
4. 清·王夫之《周易内传》:“六三‘损一人’之象,实寓《参同契》‘三五与一’之丹道玄机,盖阴阳配合专一不成三也。”
5. 现代·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卦辞‘二簋’反映周初简约祭祀观,与《礼记·礼器》‘礼隆杀之义’可相互发明。”
以上为【周易 · 损卦】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