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先儒谓鸢飞鱼跃,与‘必有事焉’同一活泼泼地。”
先生曰:“亦是。天地间活泼泼地,无非此理,便是吾良知的流行不息,‘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功夫。此理非惟不可离,实亦不得而离也。无往而非道,无往而非工夫。”
学生问:“为何先儒认为‘鸢飞鱼跃’和‘必有事焉’,同样是充满生机的?”
先生说:“也对。天地充满生机,无非就是我们说的理,就是我们的良知流行不息,‘致良知’就是针对‘必有事’去下工夫。这个理非但不可离,实际也是时刻离不开的。没有什么不是道,也没有什么不是功夫。”
以上为【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十五】的翻译。
chuán xí lù juǎn xià mén rén huáng yǐ fāng lù shí wǔ。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十五。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wèn xiān rú wèi yuān fēi yú yuè,
问:“先儒谓鸢飞鱼跃,
yǔ bì yǒu shì yān tóng yī huó pō pō dì。
与‘必有事焉’同一活泼泼地。
xiān shēng yuē yì shì。
” 先生曰:“亦是。
tiān dì jiān huó pō pō dì,
天地间活泼泼地,
wú fēi cǐ lǐ,
无非此理,
biàn shì wú liáng zhī de liú xíng bù xī,
便是吾良知的流行不息,
zhì liáng zhī biàn shì bì yǒu shì de gōng fū。
‘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功夫。
cǐ lǐ fēi wéi bù kě lí,
此理非惟不可离,
shí yì bù dé ér lí yě。
实亦不得而离也。
wú wǎng ér fēi dào,
无往而非道,
wú wǎng ér fēi gōng fū。
无往而非工夫。
。
” 。
以上为【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十五】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文
“圣人之知,如青天之日,贤人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阴霾天日。虽有昏明不同,其能辨黑白则一。虽昏黑夜里,亦影影见得黑白,就是日之余光未尽处。
又曰:“《五经》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恶,示训诫。善可为训者,时存其迹以示法;恶可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
大宗伯白岩乔先生将之南都,过阳明子而论学。
阳明子曰:“学贵专。”先生曰:“然。
王守仁 · 明代 · 诗
当年一上化城峰,十日高眠雷雨中。
霁色晓开千嶂雪,涛声夜渡九江风。
此时隔水看图画,几岁缘云住桂丛?
却负洞仙蓬海约,玉函丹诀在崆峒。
才见春归春又来,春风如旧鬓毛衰。
梅花未放天机泄,萱草先将地脉回。
渐老光阴逢世难,经年怀抱欲谁开?
孤云渺渺亲庭远,长日斑衣羡老莱。
淳气日凋薄,邹鲁亡真承。世儒倡臆说,愚瞽相因仍。
晚途益沦溺,手援吾不能。
十日无缘拜后尘,病夫心地欲生榛。
诗篇极见怜才意,伎俩惭非可用人。
黄阁望公长秉轴,沧江容我老垂纶。
苏轼 · 宋代 · 词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陆游 · 宋代 · 诗
细雨如丝映晚晖,店家小憩换征衣。
春农耕罢负犁去,村社祭馀怀肉归。
黄犊自依残照卧,白鸥争傍小滩飞。
程颢 · 宋代 · 诗
潩水桥边鸭子陂,楼台只在郡城西。
烟波乍见心先快,岛屿将寻路欲迷。
尽日无风横舴艋,有时经雨饮虹霓。
崔道融 · 唐代 · 诗
百幅轻明雪未融,薛家凡纸漫深红。
不应点染闲言语,留记将军盖世功。
郭之奇 · 明代 · 诗
古今何龌龊,解人终邈邈。襄城七圣迷,适遇小童觉。稽首谢师归,秉鞭天下握。
王十朋 · 宋代 · 诗
山从何来石无根,水从何来山无源。忽然幻出如自然,群峰崒嵂声潺湲。石工貌愚性机巧,两手顷刻成陶甄。
林朝崧 · 清代 · 诗
篝车声起又初冬,山下人家半业农。闲踏前村红叶去,寻他田叟话丰凶。
项斯 · 唐代 · 诗
栗叶重重覆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月明古寺客初到,风度闲门僧未归。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