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天马万里踏碎浮云,一声嘶鸣压倒凡马。
感叹曹操《龟虽寿》中老骥诗,如他这般志在千里却困守槽枥。
山鸟在檐角鸣叫窥探,野鼠饥饿地翻弄屋瓦。
老来痴顽合该隐居山中,此地正是养老之所。
以上为【卜算子 · 万里籋浮云】的翻译。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观光的绰号。骆观光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北宋时盛行此曲。明末清初·万红友《词律》引毛氏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又云:「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又因秦湛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之句,故《图谱》删『卜算子』而名『百尺楼』;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较早也。」。元高拭词注「仙吕调」。苏东坡词有「缺月挂疏桐」句,名《缺月挂疏桐》。秦处度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句,名《百尺楼》。僧皎词有「目断楚天遥」句,名《楚天遥》。无名氏词有「蹙破眉峰碧」句,名《眉峰碧》。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阕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五仄韵。
籋(niè)浮云:追踪浮云。语出《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郊祀歌》:「太乙况,天马下,沾赤汗,沬流赭。志俶傥,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籋,同「蹑」。
「一喷空凡马」句:《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汗明见春申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fū)古同『跗』,足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羃之。骥于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者。」唐·杜少陵《丹青引》:「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叹息曹瞒《老骥》诗,伏枥如公者」句:东汉·曹孟德《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我痴顽合住山」句:《新五代史·卷五十四·冯道传》:「无才无德痴顽老子。」
菟裘:春秋时鲁地名,在今山东泰安东南。鲁隐公曾命人在菟裘建宅,以便隐退后居住。后人遂以此称隐退之所。《左传·隐公十一年》:「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晋·杜元凯注:「菟裘,鲁邑,在泰山梁父县南。不欲复居鲁朝,故别营外邑。」
1. 籋:同“蹑”,踏碎
2. 一喷:马匹喷鼻嘶鸣
3. 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4. 《老骥》诗:指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篇
5. 伏枥:马伏于槽枥
6. 哢:鸟鸣
7. 窥檐:在屋檐窥探
8. 翻瓦:翻动屋瓦觅食
9. 痴顽:愚笨顽钝,自嘲语
10. 菟裘:退休隐居之地,典出《左传》
以上为【卜算子 · 万里籋浮云】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天马意象与山居实景的强烈反差,展现英雄失路的悲愤。上片用曹操“老骥伏枥”典故自况壮志难伸,下片以“山鸟”“野鼠”的琐碎意象解构英雄叙事,在自嘲中暗藏不屈。全词通过宏阔与幽僻意境的陡转,呈现辛弃疾晚年词作“刚健含婀娜”的独特风貌。
以上为【卜算子 · 万里籋浮云】的评析。
赏析
辛弃疾此词在卜算子小令中承载浩茫心事。上片以天马行空起势,“万里籋云”展现超越性精神姿态,“一喷空凡马”的傲岸与“伏枥如公者”的窘困形成巨大心理落差。曹操诗典的化用尤见匠心:既取“志在千里”的豪情,更突出“烈士暮年”的困境,在历史人物与自我形象的叠印中深化悲剧感。下片陡然坠入现实,“山鸟哢檐”“野鼠翻瓦”的荒寒意象,既写带湖居所实景,又暗喻朝中小人得志。结句“痴顽合住山”表面自甘退隐,实为激愤之语,“菟裘”典故的运用,在貌似通达中暗藏英雄失路的永久憾恨。全词在腾跃与困守、历史与当下、宏愿与琐屑的多重张力间,完成对一代抗金志士命运的精湛隐喻。
以上为【卜算子 · 万里籋浮云】的赏析。
辑评
1. 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此词作于庆元年间闲居带湖时,『伏枥如公者』实乃『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之同慨。”
2.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上片天马行空,下片鼠翻瓦,大开大合间见词人胸次,此种手段唯稼轩能有。”
3. 叶嘉莹《论辛弃疾词》:“『老我痴顽』与『伏枥如公』形成反讽性对照,在自我解构中愈见悲凉。”
4. 巩本栋《辛弃疾评传》:“结句用《左传》菟裘典故,将个人退隐与政治失意融入春秋历史语境。”
5. 施议对《宋词正体》:“『万里籋浮云』化用《汉书·礼乐志』天马歌,展现稼轩词熔铸经史的特质。”
以上为【卜算子 · 万里籋浮云】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