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ài zhì yáng míng bié dòng hé xíng tài shǒu yùn èr shǒu。
再至阳明别洞和邢太守韵二首。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shān shuǐ píng shēng shì kè chéng,
山水平生是课程,
yī yān chén tǔ suì xīn shēng。
一淹尘土遂心生。
ǒu gēng yì yù suí jǔ nì,
耦耕亦欲随沮溺,
qī zòng hé yuán dé kǒng míng wú dào yáng cháng xū huò qū,
七纵何缘得孔明? 吾道羊肠须蠖屈,
fú míng wō jiǎo rèn lóng zhēng。
浮名蜗角任龙争。
hǎo shān dāng miàn chí chē guò,
好山当面驰车过,
mò màn xún shān shuō bì míng。
莫漫寻山说避名。
以上为【再至阳明别洞和邢太守韵二首】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诗
杖藜一过虎溪头,何处僧房是惠休?云起峰头沈阁影,林疏地底见江流。烟花日暖犹含雨,鸥鹭春闲欲满洲。好景同来不同赏,诗篇还为故人留。
王守仁 · 明代 · 文
来书云:“昔周茂叔每令伯淳寻仲尼、颜子乐处。敢问是乐也,与七情之乐同乎?否乎?若同,则常人之一遂所欲,皆能乐矣,何必圣贤?若别有真乐,则圣贤之遇大忧、大怒、大惊、大惧之事,此乐亦在否乎?且君子之心常存戒惧,是盖终身之忧也,恶得乐?澄平生多闷,未尝见真乐之趣,今切愿寻之。”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
来书云:“下手工夫,觉此心无时宁静,妄心固动也,照心亦动也。心既恒动,则无刻暂停也。”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
惟乾问:“知如何是心之本体?”先生曰:“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体,便与天地合德。自圣人以下,不能无蔽,故须‘格物’以致其知。
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与‘在新民’之‘新’不同。
我闻甘泉居,近连菊坡麓。十年劳梦思,今来快心目。徘徊欲移家,山南尚堪屋。
老桧斜生古驿傍,客来系马解衣裳。托根非所还怜汝,直干不挠终异常。风雪凛然存节概,刮摩聊尔见文章。
囚居亦何事?省愆惧安饱。瞑坐玩《义易》,洗心见微奥。乃知先天翁,画画有至教。
岑参 · 唐代 · 诗
相如琴台古,人去台亦空。台上寒萧条,至今多悲风。荒台汉时月,色与旧时同。
张岱 · 明代 · 文
岣嵝山房,逼山、逼溪、逼韬光路,故无径不梁,无屋不阁。门外苍松傲睨,蓊以杂木,冷绿万顷,人面俱失。石桥低磴,可坐十人。
杨万里 · 宋代 · 诗
何代何人作此圩,石顽土腻铁难如。年年二月桃花水,如律流归石臼湖。
张煌言 · 明代 · 诗
兵声谁遣向江滨,狼籍樵苏及隐沦。可是风尘迷物色?到来天地失阳春。凿坏乱后无全计,飘瓦伤余亦怆神!转觉桃源非世外,渔郎犹见觅秦人。
文同 · 宋代 · 诗
生来未尝畜良马,近得此驹诚可嘉。骨节权奇毛肉好,此种无乃真渥洼。健蹄骎骎稳而疾,历目一过如飞霞。
胡应麟 · 明代 · 诗
朱鹭下,汉道昌。一双羽翮云中合沓而飞翔。合沓而飞翔,在我庭户。
凌云翰 · 元代 · 词
等闲屈指,算今来古往,谁为英杰。耳目聪明天赋予,怎肯虚生虚灭。去燕来鸿,飞乌走兔,世事何时歇。
宋褧 · 元代 · 诗
山中父老感承宣,五马高情亦自贤。一样青铜成肉好,后来多是捋须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