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我家的"中隐"先生,才学如万斛泉涌不竭。
身形短小却精神矍铄,如利剑镇守雄关边塞。
去年郴州贼寇猖獗,势欲倾覆衡岳之巅。
您从襄阳仗义而来,孤忠赤胆化作戈矛。
谈笑间保全百丈城墙,涤净湖岭战火硝烟。
本应论功行赏酬报王勋,悬佩斗大金印光耀门庭。
谁知辞归如此匆促,这番心意谁人代宣?小隐者深居山林,大隐者混迹市廛。
您选择中隐之道,正该在此逍遥流连。
但恐早晚诏书下达,召您远赴朝廷面圣。
若要实践中隐之趣,还须再享三十年清闲。
以上为【中隐】的翻译。
注释
1. 中隐:白居易提出的隐逸观,谓"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2. 万斛泉:苏轼《文说》"吾文如万斛泉源",喻才思浩瀚
3. 郴州贼:指绍兴二年郴州宜章县民变,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二
4. 戈鋋:古兵器,戈为横击器,鋋为铁柄短矛
5. 百雉:城墙计量单位,高一丈长三丈为一雉,代指城池
6. 斗悬金印:用晋周顗"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典故
7. 居廛:市肆民居,语出《孟子·滕文公上"愿受一廛而为氓"
以上为【中隐】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中隐"为核心理念,通过"短小精悍"的武士形象与"万斛泉"的文士才情相融合,重塑了隐逸传统的精神内涵。全诗在"郴州平贼"的军功叙事与"金印如斗"的仕途诱惑中,最终确立"处其中"的生命姿态,体现南宋士人在仕隐之间的新探索。
以上为【中隐】的评析。
赏析
张孝祥此诗堪称南宋隐逸题材的变格之作。开篇以"万斛泉"喻才,既承苏轼文脉,又暗合友人姓氏(诗中"中隐君"指周姓友人),巧设双关。"短小精悍"四字突破传统隐士形象,塑造出文武兼资的寒士风貌。中段"郴州贼"六句以史笔纪事,用"俯视衡岳"的夸张笔法渲染贼势,以"孤忠戈鋋"的刚健意象凸显友人胆识,在谭笑净烟的举重若轻中,展现南宋士人临危纾难的家国担当。后段转入哲理思辨,"小隐""大隐"的经典分类被"处其中"的全新选择超越,这种既非完全避世亦非热衷功名的中间道路,折射出南宋士大夫在偏安政局中的生存智慧。结尾"更着三十年"的期许,既含对友人天年的祝愿,更暗藏对自身"未抵故园耕"(张孝祥《鹧鸪天》句)的期许,在个体选择中映照出时代群像。
以上为【中隐】的赏析。
辑评
1. 宋·汤衡《张紫微雅词序》:"于湖《中隐》诗'夫君处其中'之句,可与其《念奴娇·过洞庭》'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参看,俱见其人格理想。"
2. 明·杨慎《升庵诗话》:"'短小精悍姿,一剑当雄边',十个字画出一个侠隐,较陆放翁'衣上征尘杂酒痕'更觉英气逼人。"
3.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孝祥此诗结语'欲为中隐游,更着三十年',与白居易'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同意,而措辞尤婉。"
4. 近代·陆侃如《中国诗史》:"南宋诗人多咏隐逸,然如张孝祥《中隐》之歌颂功成身退者实鲜,此与辛弃疾'功成者去'之叹恰成对照。"
5. 钱钟书《宋诗选注》:"'净洗湖岭烟'五字,将平贼事化作水墨意境,最见南宋诗人以画家手眼写军事之特色。"
以上为【中隐】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