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

人生而有情。
思欢怒愁,感于幽微,流乎啸歌,形诸动摇。
或一往而尽,或积日而不能自休。
盖自凤凰鸟兽,以至巴渝夷鬼,无不能舞能歌,以灵机自相转活,而况吾人?
奇哉清源师,演古先神圣八能千唱之节,而为此道。
初止爨弄参鹘,后稍为末泥三姑旦等杂剧传奇。
长者折至半百,短者折才四耳。
生天生地生鬼生神,极人物之万途,攒古今之千变。
一勾栏之上,几色目之中,无不纡徐焕眩,顿挫徘徊。
恍然如见千秋之人,发梦中之事。
使天下之人无故而喜,无故而悲。
或语或嘿,或鼓或疲,或端冕而听,或侧弁而咍,或窥观而笑,或市涌而排。
乃至贵倨弛傲,贫啬争施。
瞽者欲玩,聋者欲听,哑者欲叹,跛者欲起。
无情者可使有情,无声者可使有声。
寂可使喧,喧可使寂,饥可使饱,醉可使醒,行可以留,卧可以兴。
鄙者欲艳,顽者欲灵。
可以合君臣之节,可以浃父子之恩,可以增长幼之睦,可以动夫妇之欢。
可以发宾友之仪,可以释怨毒之结,可以已愁愦之疾,可以浑庸鄙之好。
然则斯道也,孝子以事其亲,敬长而娱死,仁人以此奉其尊,享帝而事鬼。
老者以此终,少者以此长。
外户可以不闭,嗜慾可以少营。
人有此声,家有此道,疫疬不作,天下和平。
岂非以人情之大窦,为名教之至乐也哉。
予闻清源,西川灌口神也。
为人美好,以游戏而得道,流此教于人间。
讫无祠者。
子弟开呵时一醪之,唱罗哩连而已。
予每为恨。
诸生诵法孔子,所在有祠;佛老氏弟子,各有其祠。
清源师号为得道,弟子盈天下,不减二氏,而无祠者,岂非非乐之徒,以其道为戏相诟病耶。
此道有南北。
南则昆山之次为海盐,吴浙音也,其体局静好,以拍为之节。
江以西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
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阳。
我宜黄谭大司马纶闻而恶之。
自喜得治兵于浙,以浙人归教其乡子弟,能为海盐声。
大司马死二十余年矣,食其技者殆千余人。
聚而谂于予曰:「吾属以此养老长幼长世,而清源祖师无祠,不可。
」予问:「倘以大司马从祀乎?
」曰:「不敢。
止以田、窦二将军配食也。
」予额之,而进诸弟子语之曰:「汝知所以为清源祖 师之道乎?
一汝神,端而虚。
择良师妙侣,博解其词而通领其意。
动则观天地人鬼世器之变,静则思之。
绝父母骨肉之累,忘寝与食。
少者守精魂以修容,长者食恬淡以修声。
为旦者常自作女想,为男者常欲如其人。
其秦之也,抗之入青云,抑之如绝丝,圆好如珠环,不竭如清泉。
微妙之极,乃至有闻而无声,目击而道存。
使舞蹈者不知情之所自来,赏叹者不知神之所自止。
若观幻人者之欲杀偃师,而奏《咸池》者之无怠也。
若然者,乃可为清源师之弟子,进于道矣。
诸生旦其勉之,无令大司马长叹于夜台,曰,奈何我死而此道绝也。
」乃为序之以记。

拼音版

展开更多

汤显祖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