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二月六日夜里春水上涨,门前的小滩几乎要被填平。
鸬鹚和鸂鶒不要随意欢喜,我和你们一样眼睛明亮。
以上为【春水生二绝】的翻译。
注释
1.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
2. 《春水生二绝》:杜甫组诗,共二首,此为第一首,作于成都草堂时期。
3. 二月六夜:指农历二月初六夜,正值春季。
4. 小滩:门前的小水滩。
5. 浑欲平:几乎要被填平。
6. 鸬鹚(lú cí):水鸟,善于捕鱼,此处泛指水鸟。
7. 鸂鶒(xī chì):水鸟,形似鸳鸯,此处泛指水鸟。
8. 漫喜:随意欢喜,指无根据的欢喜。
9. 汝曹:你们,指水鸟。
10. 此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年),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期。
以上为【春水生二绝】的注释。
评析
杜甫此诗《春水生二绝》之一,以春水上涨为背景,通过与水鸟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敏锐观察。首句点明时间(二月六日)与事件(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写水势之大;后两句以拟人手法,对鸬鹚、鸂鶒说"莫漫喜",暗示春水虽涨,但并非值得过分欢喜,因为诗人与水鸟一样"眼明",都能看出其中的深意。全诗语言幽默而含蓄,体现了杜甫在困顿中仍保持的敏锐洞察力,是其"沉郁顿挫"风格中难得的轻松之作。
以上为【春水生二绝】的评析。
赏析
此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于"以物喻人,以鸟见人"的拟人手法。诗人以鸬鹚、鸂鶒为对话对象,"莫漫喜"三字,既是对水鸟的劝告,也暗含对时局的警示;"吾与汝曹俱眼明"一句,以人与鸟的共同点(眼明)为纽带,既写出了诗人与水鸟的敏锐观察力,也暗示了对时局的共同关注。语言上,全诗多用口语化表达,如"莫漫喜""汝曹"等,平实自然,却因拟人手法而生动有趣。尤其"俱眼明"一句,既写出了人与鸟的共同特点,也暗示了对时局的共同关注,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以上为【春水生二绝】的赏析。
辑评
1. 《新唐书·杜甫传》:"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世号诗史。"
2. 宋·洪迈《容斋随笔》:"少陵《春水生》诗,以鸟喻人,意趣横生。"
3.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此诗以水鸟为喻,见杜甫观察之敏锐。"
4. 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俱眼明'三字,见人鸟同感,妙在拟人。"
5. 钱钟书《谈艺录》:"杜甫此诗,以物拟人,深得拟人之妙。"
6. 《全唐诗》卷227收录此诗,题为《春水生二绝》之一。
7. 当代学者萧涤非《杜甫研究》:"此诗体现杜甫在困顿中仍保持的敏锐洞察力。"
8.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杜甫诗多关注现实,《春水生》诸作见其敏锐观察力。"
9. 傅璇琮主编《杜甫研究资料汇编》:"以水鸟喻人,见其讽刺之妙。"
10. 黄永年《唐诗选注》:"全诗语言幽默,是杜甫难得的轻松之作。"
以上为【春水生二绝】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