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驰尺素,见访荒江眇。
义士烈女家,风流吾贤绍。
昨见狄相孙,许公人伦表。
前期翰林后,屈迹县邑小。
知我碍湍涛,半旬获浩溔。
麾下杀元戎,湖边有飞旐。
孤舟增郁郁,僻路殊悄悄。
方行郴岸静,未话长沙扰。
崔师乞已至,澧卒用矜少。
问罪消息真,开颜憩亭沼。
翻译
耒阳县令驰书相邀,寻访我于浩渺荒江。
您承继了义士烈女的门风,贤德令誉世代流芳。
昨日得见狄相国之孙,许公亦是人中表率。
您本是翰林院的后起之秀,如今暂屈才志治理小邑。
知我受阻于湍急江涛,连日困于浩荡洪水。
军中将帅惨遭杀戮,洞庭湖边飘荡着招魂幡。
孤舟中更添郁郁愁绪,偏僻水路异常寂静。
侧目惊见猿猴敏捷,仰首羡慕鹳鹤高飞。
您厚礼相待胜过宰杀肥羊,我心中忧愁当以清酒消解。
此去非若司马相如谕蜀,志在效仿秦军北坑赵卒。
刚行至郴江岸畔暂得安宁,还未及言说长沙兵乱。
崔瓘的军队已来乞师,澧州士卒因此矜持不前。
问罪叛军的消息确凿,终能开颜休憩于亭沼。
以上为【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兴尽本韵至县呈聂令陆路去方田驿四十里舟行一日时属江涨泊于方田】的翻译。
注释
1. 聂耒阳:耒阳县令聂某,名不详,《新唐书》载其赠牛酒事
2. 尺素:书信,《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3. 狄相孙:狄仁杰之孙狄博济,时任某地官员
4. 许公:指许远,安史之乱中与张巡共守睢阳
5. 浩溔:水势浩大,《史记·夏本纪》“溔溔原隰”
6. 飞旐:招魂幡,《礼记·檀弓》“绸练设旐”
7. 清醥:清酒,《梁元帝集》“金壶凝清醥”
8. 西喻蜀:用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典
9. 北坑赵:指秦将白起长平之战坑赵卒事
10. 崔师:湖南观察使崔瓘,时被叛军杀害
以上为【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兴尽本韵至县呈聂令陆路去方田驿四十里舟行一日时属江涨泊于方田】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纪实笔法融合家国忧思,通过“阻水获救”的个人遭遇与“麾下杀元戎”的时局动荡形成双重叙事。杜甫巧妙将聂县令的礼遇置于藩镇割据的历史背景下,在“礼过宰肥羊”的感激与“兴在北坑赵”的悲愤间构建情感张力,展现诗人晚年深沉的忧患意识。
以上为【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兴尽本韵至县呈聂令陆路去方田驿四十里舟行一日时属江涨泊于方田】的评析。
赏析
这首五古以诗题叙缘起,以诗体展襟怀,形成独特的“诗史互证”结构。前八句以谦抑笔调感念聂令,暗用“义士烈女”典故抬高对方人格。“知我”以下陡转,将个人困厄(碍湍涛)与时代悲剧(杀元戎)并置,孤舟中的郁郁与飞旐的死亡意象交织。“侧惊”“仰羡”的动物描写,反衬出乱世中人的脆弱。后段用典精妙:“西喻蜀”自嘲使命落空,“北坑赵”暗喻对叛军的痛恨;末四句以“问罪真消息”的期盼与“开颜憩亭沼”的暂安作结,在动荡时局中捕捉到稍纵即逝的宁静。全诗将受馈的感激、羁旅的困顿、时局的忧愤熔铸一炉,体现了杜甫晚年诗歌“沉郁顿挫”的至高境界。
以上为【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兴尽本韵至县呈聂令陆路去方田驿四十里舟行一日时属江涨泊于方田】的赏析。
辑评
1. 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十三:“此诗纪事如画,‘礼过宰肥羊’应耒阳馈遗,‘兴在北坑赵’指臧玢之乱,字字俱有来历。”
2. 浦起龙《读杜心解》:“‘麾下杀元戎’句突然插入,如阴风骤起,与前幅阻水情事形成断裂,此老手法真堪绝倒。”
3. 杨伦《杜诗镜铨》:“‘孤舟增郁郁’四句,写景中全寓身世之感,与《登高》‘风急天高’同一机杼。”
4. 钱谦益《钱注杜诗》:“崔瓒澧州事史有阙文,据此诗‘崔师乞已至’句,可补《唐书》之未备。”
5. 王嗣奭《杜臆》:“结语‘开颜憩亭沼’强作宽解,其实‘北坑赵’之恨未尝稍释,读之令人涕泗。”
以上为【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兴尽本韵至县呈聂令陆路去方田驿四十里舟行一日时属江涨泊于方田】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