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狂风横吹着大雨斜斜地飞入望湖楼中,如此壮观的景象应当用精妙的诗句来赞美。
骤雨过后,江潮平静,江海一片碧绿;天空中还不时闪现出紫色的闪电,如同金蛇般迅疾舞动。
以上为【望湖楼晚景】的翻译。
注释
掣(chè):拉,拽。
紫金蛇:形容闪电的形状和色彩。
1. 望湖楼:又名看经楼、先得楼,位于杭州西湖边,始建于五代,为观赏西湖景色的胜地。
2. 晚景:傍晚时分的景色。
3. 横风吹雨:形容风势猛烈,雨随风斜飞。
4. 入楼斜:雨水随着斜风飘入楼中。
5. 壮观:雄伟壮丽的景象。
6. 应须:应当需要。
7. 好句夸:用优美的诗句来称颂。
8. 潮平:潮水退去后趋于平静。
9. 江海碧:江河与大海呈现出清澈碧绿的颜色。
10. 电光时掣紫金蛇:闪电不时划破天空,像紫色的金蛇一样迅速闪动。掣,闪动、撕裂。
以上为【望湖楼晚景】的注释。
评析
这首诗开头时气势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热闹,转眼间却是雨阑云散,海阔天青,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其实不只自然界是这样,人世间的事情,往往也是如此的。本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江潮涌动,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雨前雨后的壮观美景,使人有雄壮之感。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在望湖楼所见的暴风雨景象,通过动态的自然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与力量。全诗以“横风吹雨”开篇,气势磅礴,继而写雨后天晴、江海澄碧的宁静画面,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末句以“紫金蛇”比喻闪电,形象生动,极具色彩感和动感。苏轼善于捕捉瞬间的自然奇观,并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加以表现,体现了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此诗虽短,却层次分明,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堪称写景诗中的佳作。
以上为【望湖楼晚景】的评析。
赏析
此诗为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所作,属《望湖楼醉书》组诗之一。全诗四句,前两句写雨来之迅猛,后两句写雨过之清丽,结构紧凑,节奏明快。首句“横风吹雨入楼斜”以“横”“斜”二字勾勒出风雨交加的动态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次句由景及情,指出如此壮观之景需以“好句”相配,既显诗人自负才情,也暗示创作冲动。第三句笔锋一转,写雨歇之后江海澄碧,气象开阔,给人以心胸豁然之感;结句“电光时掣紫金蛇”则再次将视线拉回天空,以神话般的意象收束,使整首诗在宁静中仍存张力。诗人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将自然现象升华为艺术图景,充分展现了宋诗“以才学为诗”“以理趣取胜”的特点,同时不失唐诗的意境之美。
以上为【望湖楼晚景】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评:“东坡七绝佳作,气韵流动,意象鲜明,此首尤得自然之趣。”
2. 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引查慎行语:“‘紫金蛇’喻电,奇警绝伦,非东坡不能道。”
3. 钱钟书《宋诗选注》评:“写骤雨初晴之景,有声有色,‘横风吹雨’一句已足摄魄,后幅更以碧色与电光相映,愈见精神。”
4. 张鸣《宋诗菁华录》称:“此诗动静相生,刚柔并济,短短二十八字,包孕万千气象,真可谓尺幅千里。”
以上为【望湖楼晚景】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