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将桂花捣碎、筛选出芳香辛辣的汁液,注入瓶盆之中,酒液丰盈如春日溪流,还带着雨水的浑浊。把小山般的桂花收进社瓮里珍藏,邀请明月共赏芬芳的酒杯。酿酒所需的材料已托门生送来,菜肴原料又承蒙地方主人的恩惠。慢火炖煮葵菜羹汤,再斟上桂香四溢的美酒,如此风雅之事却只能在这偏远蛮荒之村中进行,实在令人惋惜。
以上为【新酿桂酒】的翻译。
注释
1. 捣香筛辣:指将桂花捣碎并过滤其香辣汁液,用于酿酒。
2. 盎盎:形容酒液充盈、丰盛的样子。
3. 春溪带雨浑:比喻新酿之酒色泽微浊,如同春日溪水夹杂雨水般清澈中带浑。
4. 小山:此处指堆积如山的桂花,亦暗用“小山丛桂”典故,喻隐逸之志。
5. 社瓮:祭祀用的酒瓮,此处泛指储酒之坛。
6. 呼招明月到芳樽:化用李白“举杯邀明月”诗意,表达独饮时的情趣。
7. 酒材:酿酒所需材料,如米、曲、桂花等。
8. 门生:学生或追随者,苏轼贬谪期间仍有弟子追随照顾。
9. 菜把:一把蔬菜,指代简单食材;叨:承受,谦辞。
10. 葵羹桂醑:葵菜煮成的羹汤和桂花酿制的美酒;桂醑(xǔ),桂酒。
以上为【新酿桂酒】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贬谪岭南时期所作,借酿造桂酒一事抒写贬居生活的闲适与孤寂交织的复杂心境。诗人以细腻笔触描绘酿酒过程,融入自然景物与人际温情,表现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然而尾联“风流可惜在蛮村”一句陡转,流露出才情难展、高雅不被赏识的深沉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清新,意境悠远,在日常琐事中寄寓人生哲思,体现了苏轼“于平淡处见深情”的艺术风格。
以上为【新酿桂酒】的评析。
赏析
本诗题为《新酿桂酒》,实则不止记事,更寓情于景,托物言志。首联写酿酒之法,“捣香筛辣”细致入微,展现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热爱;“盎盎春溪”以自然景象比附酒色,生动传神。颔联转入诗意想象,“收拾小山”写桂花之多,“招呼明月”则赋予饮酒行为以浪漫色彩,营造出超然物外的境界。颈联转向人事,感谢门生与地主,体现苏轼虽处逆境仍得人敬重、生活不乏温暖。尾联看似闲适,“烂煮”“风流”皆显雅趣,但“可惜在蛮村”五字点破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纵有才情雅致,终困于南荒之地,难酬壮志。全诗由物及人,由景入情,结构缜密,情感层层递进,堪称东坡晚年田园诗中的佳作。
以上为【新酿桂酒】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评:“此诗写蛮乡酿桂之乐,而含迁谪之悲,语淡而意深。”
2.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三十二引冯舒语:“‘收拾小山’二句,清旷绝尘,真得陶韦遗意。”
3.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评曰:“东坡在惠州、儋州诸作,愈拙愈雅,愈淡愈浓。如此类者,非惟写景,实写其胸中一段不可磨灭之气。”
4. 钱钟书《宋诗选注》未选此诗,但在论述苏轼晚年诗风时指出:“其于琐事常寓深情,一饮一食之间,皆可见其自处之道。”可为此诗旁证。
以上为【新酿桂酒】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