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君子从军远行服役,再次虚度了芳华年岁。
美人长久伫立遥望,万里浮云牵动相思。
园中桃花绽放红艳,郊野树叶柔绿滋长。
独坐看尽长夏迟暮,秋月清辉漫生罗帷。
以上为【有所思】的翻译。
注释
1. 有所思:汉乐府旧题,属鼓吹曲辞
2. 行役:因公务跋涉在外,《诗经·魏风》有“予子行役”
3. 芳岁:美好的年华,鲍照《幽兰》“霜月芳岁歇”
4. 遥伫:长久远望,江淹《杂体诗》“敛袂候通色,遥伫登云梯”
5. 罗帷:丝罗帐幔,谢朓《赠王主簿》“罗帷有舒卷”
以上为【有所思】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宋之问拟古乐府之作,以传统闺怨题材展现初唐诗歌的精致化倾向。全诗通过“芳岁期”与“长夏晚”的时间推移,“园桃红艳”与“秋月罗帷”的空间转换,构建出虚实相生的抒情结构。尾联“秋月生罗帷”的意象,既延续了南朝宫体诗的细腻描写,又注入盛唐兴象的雏形,体现初唐诗歌的过渡特征。
以上为【有所思】的评析。
赏析
本诗呈现宋之问对六朝诗风的继承与突破。前两联以“君子-美人”的对应结构展开双线叙事,“再空芳岁”的叠用强化时间虚度感,“万里浮云”则拓展了空间维度。后两联转向景物描写,“园桃”与“郊叶”的鲜丽色彩,反衬出美人独守的孤寂;“坐看长夏”到“秋月生辉”的时序转换,暗合《诗经》“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心理时间写法。尾句“生”字尤见炼字功力,使月光具有了穿透帷帐的流动感。全诗在严守永明声律的同时,将乐府民歌的直白抒情转化为文人诗的含蓄典雅,下启盛唐闺怨诗的成熟境界。
以上为【有所思】的赏析。
辑评
1.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延清《有所思》承齐梁余韵而能自振,‘秋月生罗帷’句,已含张若虚《春江》之先声。”
2.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宋诗如‘万里浮云思’,气脉浑成,虽绮丽不掩其情真。”
3.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坐看长夏晚’五字写尽闺中神态,较谢玄晖‘归梦相思夕’更觉婉转。”
4. 近人闻一多《唐诗杂论》:“宋之问此作将几何式的空间感(万里浮云)与心理时间(长夏晚)结合,体现初唐律诗的新变。”
5. 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诗中所云‘再空芳岁’,当与宋之问多次随驾巡行的经历有关,可将此类闺怨诗视作士人行旅生活的折射。”
以上为【有所思】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