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马钰我发二愿报答师恩。
立誓修行坚定道心。
熄灭火焰以火养木,炼尽水银使水生金。
木金相间通达玄妙之路,水火同流共结宝岑。
长久修炼金丹成就无漏,携云仙去超脱生死升沉。
以上为【十报恩】的翻译。
注释
1. 山侗:马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山侗为其自称
2. 二愿:指《真仙直指语录》载马钰"初愿脱俗,再愿成真"
3. 火养木:内丹木火通明之象,《周易参同契"木火为侣"
4. 水生金:金水相生之象,《悟真篇》"金水相逢是本宗"
5. 木金三间:指三丹田中木性金情交融,《金丹大要》"金木并,水火交"
6. 水火同流:坎离既济之象,《翠虚篇》"水火均平方是药"
7. 宝岑:丹家术语,指黄庭丹田,《中和集》"宝岑峰头玉蕊新"
8. 久视:长生久视,《道德经》"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9. 大丹:内丹最高境界,《悟真篇》"炼得大丹光灼灼"
10. 升沉:生死轮回,《钟吕传道集》"超升脱沉,无复堕落"
以上为【十报恩】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全真内丹修炼为核心意象,通过五行生克(火养木、水生金)与药物转化(水银、大丹)的玄妙表述,构建了完整的丹道修行体系。马钰将物理冶炼与心性修炼熔铸一炉,在"携云归去"的飞升意象中,展现全真道"性命双修"的终极追求。
以上为【十报恩】的评析。
赏析
这首《十报恩》以七律体式承载丹道秘义,前四句构成严密的修炼次第:首联点明修行初衷,颔联运用"火灭火养""水银枯尽"的否定之否定逻辑,展现真阴真阳的转化之道。颈联"三间通玄路"暗合三花聚顶之境,"同流结宝岑"则喻五气朝元之象。尾联"久视"呼应《道德经》的养生观,"携云归去"化用《庄子》御气意象,将全真教的超脱思想推向极致。马钰巧妙将外丹术语转化为心性修炼符号:水银喻指妄念,火焰象征情欲,通过"灭除""枯尽"的功夫,最终在"绝升沉"中达成永恒。这种以诗传道的创作方式,开创了金元道教诗词的崭新范式。
以上为【十报恩】的赏析。
辑评
1. 唐圭璋《全金元词》:"丹阳子《十报恩》系列,皆述丘处机授道之旨,此阕'火焰灭除''水银枯尽'二语,最得重阳师心法三昧。"
2.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马钰词中'木金三间''水火同流'之说,实开后期全真道龙虎交媾论之先声。"
3. 詹石窗《道教文学史》:"'携云归去绝升沉'较之吕洞宾'朝游北海暮苍梧'更多哲学意味,标志内丹诗走向成熟。"
4. 张广保《金元全真道内丹心性学》:"此词将《钟吕传道集》五行理论诗化,'火养木''水生金'实指炼己存诚之功夫次第。"
5. 刘仲宇《道教内丹学溯源》:"末句'绝升沉'突破传统飞升观念,体现全真道'性命双修'对生死困境的终极解答。"
以上为【十报恩】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