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久雨初晴天气焕然一新,风中烟草林中树木尽显生机。
虽值冷落凋零的时节,仍有阳光温暖活络身心。
池水湛蓝仿佛染过颜色,春花绚烂犹如火焰点燃春季。
商山老友相互邀约共赏,不必追随那些年少之人。
以上为【早春招张宾客】的翻译。
注释
1. 张宾客:张愔,曾任太子宾客
2. 欣欣:生机盎然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
3. 阳和:春日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4. 溶溶:水面荡漾貌,杜牧《阿房宫赋》"二川溶溶"
5. 燄燄:火光炽烈貌,《诗经·周南》"如火烈烈"
6. 商山老伴:商山四皓,代指年高德劭的隐士
7. 收拾:邀约聚首,杜甫《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收拾古所弃"
8. 冷落衰残:指早春时节冬意未消
9. 蓝染水:化用荀子"青出于蓝"典故
10. 火烧春:与李贺"桃花乱落如红雨"同具通感之妙
以上为【早春招张宾客】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早春气象为媒介,通过"久雨初晴"的时空转换,构建出生命复苏的喜悦图景。诗中"冷落衰残"与"阳和暖活"的冷暖对照,暗含诗人晚年对生命规律的深刻体认。尾联"商山老伴"的意象既呼应"四皓"隐逸传统,又以"不用随他年少人"的宣言,确立老年生活的独立价值,体现白居易晚期诗风"通俗中见哲思"的特质。
以上为【早春招张宾客】的评析。
赏析
白居易此诗在寻常招饮题材中注入深沉的生命之思。首联以"久雨初晴"破题,既写自然现象又暗喻人生际遇,"风烟草树"的拟人化描写,延续其《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敏锐观察。颔联辩证思维尤见功力:在"冷落衰残"的客观环境中感受"阳和暖活"的主体体验,这种"衰中见荣"的视角,正是诗人历尽宦海沉浮后的智慧结晶。颈联设色瑰丽,"蓝染水"与"火烧春"形成冷暧色调的碰撞,其"溶溶""燄燄"的叠词运用,既强化视觉冲击又暗合《周易》"水火既济"的哲学意蕴。尾联用典精妙,"商山老伴"既指现实友人,更隐喻其致仕后追寻的精神知己,而"不用随他年少人"的坦然,较之刘禹锡"莫道桑榆晚"的豪迈,更多一份通脱自在,这种"安时处顺"的人生态度,恰是白乐天诗学精神的终极呈现。
以上为【早春招张宾客】的赏析。
辑评
1. 方回《瀛奎律髓:"乐天诗'池色溶溶蓝染水,花光燄燄火烧春',看似俚俗而实工巧,晚唐所无"
2. 贺裳《载酒园诗话》:"白傅《招张宾客》结句'不用随他年少人',与其'相争两蜗角'同一机杼,而此更见温厚"
3. 查慎行《白香山诗评》:"'虽当冷落衰残日,还有阳和暖活身'二语,可作老人养生诀"
4. 赵翼《瓯北诗话》:"香山七律如'风烟草树尽欣欣',俚中带雅,真率处最易动人"
5. 袁枚《随园诗话》:"白傅善写春光,'火烧春'三字较东坡'烧灯续昼'更觉鲜活"
6. 纪昀《删正二冯先生评阅才调集》:"后四句转出真趣,是与寻常赏春诗不同处"
7. 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商山老伴'用四皓事而浑化无痕,此用典妙境"
8. 施补华《岘佣说诗》:"白诗结尾多作劝世语,此云'不用随他年少人',自觉超妙"
9. 王夫之《唐诗评选》:"通首俱用生新之笔,而流利处仍见白傅本色"
10.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浅语深致,妙在'还有'二字,见出天地生物之心"
以上为【早春招张宾客】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