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出其毫末,翻然震动。不知须鬓之既斑,庶几胆力之无恐。呼而来,麾而去,无所逃天地之间;挠弗浊,澄弗清,岂自为将相之种!故曰:“真鼠枉用,真虎可以不用。”而用也者,所以为天宠也。
翻译
目光锐利如棱锋,足以辉映一代豪杰;
背脊刚劲有担当,足以承载四方重任。
一旦施展才华,便能让天下震动。
浑然不觉鬓发已斑,只求胆魄依旧无畏。
被召时即来,遭斥时便去,在天地间磊落坦荡;
搅动时不会浑浊,澄澈时未必清明,岂是因将相血脉而高贵!
所以说:“真鼠辈反被重用,真猛虎却遭闲置。”
而辛弃疾这样的人被任用,正是上苍对国家的眷顾。
以上为【辛稼轩画像赞】的翻译。
注释
辛稼轩:辛弃疾号稼轩,南宋抗金名将、豪放词宗。
眼光有棱:形容目光锐利如几何棱角,暗含锋芒。
背胛有负:肩背肌肉隆起,喻担当重任的体魄与气概。
四国:四方诸侯国,语出《诗经·大雅·崧高》,代指国家重任。
毫末:细微之处,喻辛弃疾词作或谋略。
挠弗浊,澄弗清:化用《庄子·刻意》“水之性,不杂则清”,喻人格不受外界污染。
真鼠真虎:鼠喻庸碌权臣,虎喻辛弃疾等英才,典出《三国志》诸葛亮识人论。
以上为【辛稼轩画像赞】的注释。
评析
此文为陈亮为挚友辛弃疾画像所作的赞语,以刀劈斧凿的笔法勾勒出南宋英豪的精神肖像。全文用“棱”“负”“震”“斑”等极具张力的字眼,构建刚健雄浑的审美空间。结尾“真鼠枉用,真虎不用”的对比,既是对友人怀才不遇的愤懑,更是对南宋压抑人才政策的激烈批判,堪称南宋政论性散文的典范之作。
以上为【辛稼轩画像赞】的评析。
赏析
此文以十六组四言短句构建雷霆万钧之势。开篇“眼光”“背胛”的体貌描写实为精神写意,将辛弃疾的豪杰气概凝练为视觉化的棱角与负重。中段“不知须鬓既斑”与“胆力无恐”形成时空张力,凸显英雄老去而壮志不摧的悲剧美。“呼来麾去”暗指辛弃疾四起四落的仕途,而“挠浊澄清”之辩更将人物升华为超脱世俗评价的独立存在。结尾以鼠虎之喻直刺时代痼疾,却在“天宠”中寄寓理想火种,展现南宋爱国文人“屈铁为枝”的硬核美学。
以上为【辛稼轩画像赞】的赏析。
辑评
明·李贽《藏书》 :“同甫此赞如铁锥画沙,每字皆入木三分。‘真虎不用’四字,不独为稼轩发,乃南宋百余年君臣通病。”
清·王夫之《宋论》 :“陈亮以兵法结构文脉,‘呼来麾去’六字,写尽南渡武臣浮沉之痛,较其《中兴论》更为凝练。”
现代学者邓广铭《辛稼轩年谱》 :“此赞当作于淳熙十五年鹅湖之会后,文中‘胆力无恐’正对应二人共商恢复大计时的精神状态,可视为《贺新郎》词集的散文注脚。”
田余庆《南宋士人精神史研究》 :“‘澄弗清’三字解构了传统忠奸二分法,揭示辛弃疾既不容于主和派亦难融于伪道学的复杂处境,体现陈亮对政治伦理的深刻洞察。”
以上为【辛稼轩画像赞】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