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阱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以上为【中庸 · 第七章 】的翻译。
zhōng yōng dì qī zhāng。
中庸 · 第七章 。
zi sī。
子思。
zǐ yuē rén jiē yuē yǔ zhī,
子曰:“人皆曰予知,
qū ér nà zhū gǔ wò xiàn jǐng zhī zhōng,
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
ér mò zhī zhī pì yě。
而莫之知辟也。
rén jiē yuē yǔ zhī,
人皆曰予知,
zé hū zhōng yōng,
择乎中庸,
ér bù néng qī yuè shǒu yě。
而不能期月守也。
。
”。
以上为【中庸 · 第七章 】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子思 · 周代 · 文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岑参 · 唐代 · 诗
鼓角城中出,坟茔郭外新。
雨随思太守,云从送夫人。
蒿里埋双剑,松门闭万春。
两汉乐府 · 汉代 · 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刘基 · 明代 · 诗
霜飞月落天峥嵘,咿咿喔喔邻鸡鸣。
沈周 · 明代 · 诗
江上秋风吹鬓丝,古台又落我游时。
六朝往事青山见,四海闲人白鸟知。
诗卷也充行李货,布袍不直酒家资。
朱庆馀 · 唐代 · 诗
山深云景别,有寺亦堪过。
才子将迎远,林僧气性和。
潭清蒲影定,松老鹤声多。
齐己 · 唐代 · 诗
怀才难自住,此去亦如僧。何处西风夜,孤吟旅舍灯。路沿湘树叠,山入楚云层。
成鹫 · 明代 · 诗
君家兄弟吾老友,二十年前共游走。乱离避地同鹿门,贫贱移家各株守。大兄讲学述程朱,群季文章迈韩柳。
汪东 · 清代 · 词
东海栽桑,秋霜染鬓,携家归隐吴阙。人生似寄,寄一庵、聊掩尘辙。多感君情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