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高卧在深宅大院不见外客,将功名利禄如灰尘般抖落干净。
只留下一部清商乐曲,在月下风前陪伴这老迈之身。
以上为【读鄂公传】的翻译。
注释
1. 鄂公:唐初名将尉迟敬德,封鄂国公,晚年谢宾客
2. 高卧:安卧隐居
3. 斗薮:抖落,摆脱
4. 清商乐:古代汉族传统音乐
5. 老身:诗人自指
6. 深居:幽深居处
7. 功名:功业声名
8. 灰尘:喻微不足道
9. 月下风前:指自然环境中
10. 伴:陪伴
以上为【读鄂公传】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极简笔法勾勒出功成身退的晚年境界,通过"高卧深居"的空间封闭与"月下风前"的自然敞开形成辩证结构。前两句以"不见人"与"似灰尘"的决绝姿态完成对世俗价值的否定,后两句在清商古乐与风月自然的双重陪伴中,确立起超越功名的永恒精神栖居。
以上为【读鄂公传】的评析。
赏析
此诗为白居易晚年"中隐"思想的诗意结晶。首句"高卧深居"化用《晋书》谢安"高卧东山"典故,却以"不见人"三字强化其与世俗决裂的彻底性,较之王维"晚年唯好静"更显孤绝。次句"斗薮"一词源自佛经,本指袈裟振尘,此处巧妙转喻对功名的涤除,与刘禹锡"振衣千仞冈"异曲同工。后两句择取"清商乐"这一具体意象,既暗合白居易自注"《霓裳》《六幺》皆清商曲"的音乐修养,更以"月下风前"的自然场景消解宫廷音乐的仪式性,使古乐成为沟通天人的媒介。全诗在二十八字中完成从历史典故(鄂公)到现实处境(老身)、从社会价值(功名)到个体审美(清商乐)的多重转换,最终在风月无边中抵达"此身虽在堪惊"的澄明之境。
以上为【读鄂公传】的赏析。
辑评
1. 宋·阮阅《诗话总龟》:"乐天此诗较李适之'避贤初罢相'更见通透,是真能放下者"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功名斗薮似灰尘'七字,说尽功臣保身之智,可作《功臣列传》题辞"
3. 清·赵翼《瓯北诗话》:"结句'月下风前伴老身',与刘梦得'沉舟侧畔千帆过'同一机杼,而白诗更饶蕴藉"
4. 近代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清商乐在此诗中具双重象征:既为现实娱乐,更为文化传承之载体"
5.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此诗展现白居易后期'虚无恬淡'的人生哲学,其'伴老身'三字尤见物我交融之妙"
以上为【读鄂公传】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