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问丧第三十五

亲始死,鸡斯徒跣,扱上衽,交手哭。
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伤肾干肝焦肺,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
夫悲哀在中,故形变于外也,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
三日而敛,在床曰尸,在棺曰柩,动尸举柩,哭踊无数。
恻怛之心,痛疾之意,悲哀志懑气盛,故袒而踊之,所以动体安心下气也。
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
故曰:「辟踊哭泣,哀以送之。
送形而往,迎精而反也。
」 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其反哭也,皇皇然若有求而弗得也。
故其往送也如慕,其反也如疑。
求而无所得之也,入门而弗见也,上堂又弗见也,入室又弗见也。
亡矣丧矣!
不可复见矣!
故哭泣辟踊,尽哀而止矣。
心怅焉怆焉、惚焉忾焉,心绝志悲而已矣。
祭之宗庙,以鬼飨之,徼幸复反也。
成圹而归,不敢入处室,居于倚庐,哀亲之在外也;寝苫枕块,哀亲之在土也。
故哭泣无时,服勤三年,思慕之心,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
或问曰:「死三日而后敛者,何也?
」曰:孝子亲死,悲哀志懑,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复生然,安可得夺而敛之也。
故曰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
孝子之心亦益衰矣;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
是故圣人为之断决以三日为之礼制也。
或问曰:「冠者不肉袒,何也?
」曰:冠,至尊也,不居肉袒之体也,故为之免以代之也。
然则秃者不免,伛者不袒,跛者不踊,非不悲也;身有锢疾,不可以备礼也。
故曰:丧礼唯哀为主矣。
女子哭泣悲哀,击胸伤心;男子哭泣悲哀,稽颡触地无容,哀之至也。
或问曰:「免者以何为也?
」曰:不冠者之所服也。
《礼》曰:「童子不缌,唯当室缌。
」缌者其免也,当室则免而杖矣。
或问曰:「杖者何也?
」曰:竹、桐一也。
故为父苴杖--苴杖,竹也;为母削杖--削杖,桐也。
或问曰:「杖者以何为也?
」曰:孝子丧亲,哭泣无数,服勤三年,身病体羸,以杖扶病也。
则父在不敢杖矣,尊者在故也;堂上不杖,辟尊者之处也;堂上不趋,示不遽也。
此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礼义之经也,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

翻译

展开更多

拼音版

展开更多

戴圣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