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谁还去问酒壶是否满,纵情饮酒哪顾得门外晨星稀疏。
席间歌舞繁华可比当年三阁盛景,宾主谈笑风生,才锋犀利胜过两都名士。
我常叹息杜牧曾沉溺于歌楼妓馆的烟花生涯,而自己却如徐福般仍在海上追寻仙童的踪迹。
不必多劝我喝酒了,你且听我说:醉后虽举止粗豪狂放,但胸中胆气充盈,无所畏惧。
以上为【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的翻译。
注释
1. 刁景纯:北宋大臣,字景纯,曾任翰林学士,晚年退居扬州,好宾客,常设宴集会。
2. 挈壶:指掌管酒器之人,此处代指斟酒或节制饮酒;“纵饮谁能问挈壶”意为纵情饮酒,不问节制。
3. 晓星疏:拂晓时分,星辰渐稀,点明通宵饮酒至天将亮。
4. 绮罗胜事:指宴会上美人盛装、歌舞繁华的景象;绮罗,华美的丝织品,代指美女或奢华生活。
5. 三阁:指南朝陈后主时的临春、结绮、望仙三阁,为宫廷奢靡生活的象征,此处借指高雅豪华的宴集。
6. 谈锋敌两都:言宾主论辩犀利,堪比东汉两都(洛阳、长安)的名士风采;亦可指媲美班固《两都赋》中的宏辩气象。
7. 榻畔烟花:指床边声色享乐的生活,暗用杜牧“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之事。
8. 尝叹杜:苏轼曾多次评价杜牧,既欣赏其才,又惋惜其流连风月,此处有自省之意。
9. 海中童丱尚追徐:童丱(guàn),指古代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此处借指仙童;徐,指秦代徐福,奉秦始皇命入海求仙。此句谓自己仍如徐福一般追寻虚无缥缈的理想。
10. 无多酌我君须听:请不要再劝我多喝了,希望你能听我一言;表达醉中清醒、豪放中有节制的态度。
以上为【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的注释。
评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刁景纯宴席上酬答谢生所作,表现了诗人豪放不羁、洒脱旷达的性格。全诗以饮酒为引,融合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怀,既描绘了宴会的繁华热闹,又抒发了对人生追求的感慨。前四句写宴饮之乐与宾主相得,后四句转入自我抒怀,由杜牧之叹到徐福之追,暗含对功名享乐与长生求道的双重反思,最终归结于醉后胆气横生的豪情,体现了苏轼在仕途沉浮中仍保持的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
以上为【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结构严谨,前半写实,后半抒怀,情景交融。首联以“纵饮”开篇,营造出通宵达旦、忘却时间的酣畅氛围,“不知门外晓星疏”一句极具画面感,凸显宾主尽欢之态。颔联用“绮罗胜事”与“谈锋敌两都”并举,既写外在繁华,更重精神交锋,提升了宴会的文化品格。颈联转折,引入杜牧与徐福两个历史人物,形成对照:一为沉溺声色之悔,一为求仙不遇之执,苏轼借此自况,既有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也有对理想未竟的执着。尾联收束于“醉后粗狂胆满躯”,看似放浪形骸,实则饱含壮志难酬而豪气不减的悲慨,正是苏轼“外儒内道”人生态度的体现。全诗语言典雅而不失豪迈,用典自然贴切,情感跌宕有致,堪称酬唱诗中的佳作。
以上为【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诗钞》:“此诗豪宕中有深致,非徒饮酒放歌之辞。”
2. 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十六:“起语超逸,次联典重,三联用杜、徐二事,寓意深远,结语倔强,见坡公本色。”
3. 冯应榴《苏文忠公诗合注》:“‘榻畔烟花’‘海中童丱’,两处用事皆有所指,非泛然比拟。”
4.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此诗作于元祐年间,公在朝颇受排挤,故有追徐之叹,而醉后胆满之语,尤为愤激之辞。”
5. 《历代诗话》引蔡绦《西清诗话》:“东坡每宴必有诗,然多寓志焉。此篇言外有托,非止酬应而已。”
以上为【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