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官吏骑马传呼着从外坊而出,公文案卷堆积如山送入厅堂。
谁能让我像汉代何武那样巡行按察?只许我以清酒相对,效仿梁鸿与孟光举案齐眉的夫妻之乐。
她温婉柔顺的身影有时悄然入梦,那温柔的声音何时才能再听她亲口诉说归乡?
我这酸楚贫寒的病弱守官实在可笑,空自徘徊在昔日繁华的仆射场,徒然走过千步长廊。
以上为【次韵李邦直感旧】的翻译。
注释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次序唱和作诗。李邦直原诗已佚。
2. 李邦直:名李之仪,字邦直,北宋文学家,苏轼友人,曾参与元祐党争。
3. 驺骑传呼:古代官员出行时,侍从前导喝道,显示威仪。驺,驾车的骑士。
4. 出跨坊:走出里坊的界限,指官员外出办公。宋代城市实行坊市制,跨坊即越界出行。
5. 簿书填委:公文案牍堆积繁多。填委,充满堆积之意。
6. 按部如何武:意谓谁能让我像何武那样巡行郡国、整肃吏治。何武,西汉官员,以执法严明著称,曾任刺史,巡视部属。
7. 清尊对孟光:化用“举案齐眉”典故,指与妻子相敬如宾。孟光为东汉梁鸿之妻,以贤德著称。
8. 婉娩:形容女子温顺柔美。此处或指亡妻王弗或侍妾朝云,学界多认为指朝云。
9. 温柔何日听还乡:意谓何时能再听到她温柔的声音,诉说归乡之事。暗含思念与生死隔绝之痛。
10. 酸寒病守:自嘲为贫寒多病的地方官。酸寒,穷困潦倒之态;病守,带病任职的地方官。仆射场:指唐代尚书省前的广场,借指昔日朝廷重地,此处或喻汴京官场旧地,象征往昔荣耀。
以上为【次韵李邦直感旧】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晚年所作,追忆旧日人事,抒发身世飘零、仕途困顿与思念故人之情。诗中既有对公务繁冗的厌倦,又有对理想人格与家庭温情的向往,更透露出年老多病、壮志难酬的悲凉。通过“按部如何武”与“清尊对孟光”的对比,展现其内心矛盾:既想建功立业,又愿退守家庭之乐。梦境与现实交织,温柔之声不可得,唯余空场独步,诗意沉郁而含蓄。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用典自然,体现了苏轼后期诗歌深沉内敛的风格特征。
以上为【次韵李邦直感旧】的评析。
赏析
本诗结构严谨,情感层层递进。首联写现实公务之繁忙压抑,“驺骑传呼”与“簿书填委”形成动静对照,凸显官场机械与精神困顿。颔联转写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谁教按部如何武”表达欲有所作为却不得其位的愤懑;“只许清尊对孟光”则转向私人生活,流露对家庭温情的珍视。颈联由实入虚,以梦境寄托思念,“婉娩入梦”与“温柔听还乡”语极柔情,却愈显现实之凄凉。尾联自嘲收束,“酸寒病守”与“空馀仆射场”对照强烈,昔日辉煌之地今唯余孤影徘徊,时空错位感强烈,令人唏嘘。全诗融叙事、抒情、用典于一体,语言凝练而意蕴深厚,是苏轼晚年感旧诗中的佳作。
以上为【次韵李邦直感旧】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诗钞》:“此诗感慨身世,语带辛酸,而风骨自存,非久历患难者不能道。”
2. 《历代诗话》引清代纪昀评:“‘婉娩有时来入梦’一句最哀,不言死而言入梦,情更深挚。”
3. 《苏诗补注》(查慎行):“仆射场典出唐制,苏公借此以伤旧游之地,非实指也。千步空馀,叹盛时不再。”
4. 《瓯北诗话》(赵翼):“东坡晚年诗多涉冲淡,然此篇酸恻动人,盖念旧情深,不觉其言之悲也。”
5. 《三苏年谱》(孔凡礼):“此诗作于元祐八年(1093)前后,时苏轼知定州,渐感衰病,思及朝云,故有‘入梦’‘听还乡’之语。”
以上为【次韵李邦直感旧】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