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春江暴涨仿佛要冲进门户,雨势凶猛袭来似乎没有穷已。我的小屋宛如一叶渔舟,笼罩在蒙蒙水云里。空空的厨房煮着些寒菜,潮湿的芦苇燃在破灶底。哪还知道这一天竟然是寒食,却看见乌鸦衔来烧剩的纸币。天子的宫门有九重,深远难以归去,祖上的坟茔遥隔万里不能吊祭。我只想学阮籍作穷途痛哭,心头却似死灰并不想重新燃起。
版本二:
春江涨水几乎要涌入屋内,连绵的雨势没有停歇。我的小屋如同一叶渔舟,漂荡在茫茫水气与云雾之间。空荡的厨房里煮着冷食野菜,破旧的灶台燃烧着潮湿的芦苇。全然忘了今日是寒食节,只看见乌鸦口中衔着祭扫用的纸钱。君王的宫门深重九重难以进谒,故乡的坟墓却远隔万里不能祭拜。也曾想如阮籍般痛哭于穷途末路,可我的心已如死灰,任凭风吹也再难燃起。
以上为【寒食雨(其二)】的翻译。
注释
不已:一作“未已”。
蒙蒙(méng):雨迷茫的样子。
庖(páo):厨房。寒菜:原特指冬季之菜,此系泛指。
“那知”二句:是说见乌衔纸才知道今天是寒食节日。见,一作“感”。
“君门”句:宋玉《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注曰:“君门深邃,不可至也。”九重,指宫禁,极言其深远。
“坟墓”句:谓诗人祖坟在四川眉山,距黄州有万里之遥,欲吊不能。
“也拟”句:晋阮籍每走到一条路的尽头,就感慨的哭起来。这里隐言拟学阮籍途穷之哭。
死灰:指上面“乌衔纸”的纸钱灰,隐用汉韩安国的话,《史记·韩长孺传》:“安国坐法抵罪,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燃乎?’田甲曰:‘燃则溺之!’”
1. 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禁火冷食,故称寒食。
2. 春江欲入户:形容江水暴涨,逼近家门,有身陷水患之感。
3. 雨势来不已:雨势连绵不断。
4. 渔舟:比喻小屋在雨雾中飘摇不定,如同江上小船。
5. 蒙蒙水云里:水气弥漫,云雾缭绕,形容环境昏暗迷蒙。
6. 空庖:空荡的厨房,指食物匮乏。
7. 寒菜:冷食的蔬菜,寒食节习俗不得生火,只能吃冷食。
8. 湿苇:潮湿的芦苇,难以点燃,象征生活艰难。
9. 乌衔纸:乌鸦叼着祭扫坟墓用的纸钱,点明寒食清明时节的氛围,亦渲染凄凉意境。
10. 君门深九重:指皇宫深邃,难以接近,喻仕途阻隔。
11. 坟墓在万里:祖坟远在故乡眉山,无法归葬或祭扫,表达思乡之痛。
12. 也拟哭途穷:化用阮籍“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及“穷途之哭”的典故,表示走投无路的悲愤。
13. 死灰吹不起:比喻心如死灰,不再抱希望。典出《史记·韩长孺列传》:“安得死灰复然(燃)乎?”
以上为【寒食雨(其二)】的注释。
评析
《寒食雨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五言古诗组诗作品。此为第二首,除展现宋代寒食的节令风俗外,更将寒食节雨、寒食节独特的文化意象和人文精神,与东坡的身世遭遇紧密结合。这两首诗反映作者谪居黄州时痛苦、压抑甚至是绝望的心理状态,表达了他的人生中现实与理想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
《寒食雨(其二)》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写于元丰五年(1082年)寒食节。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遭贬,生活困顿,精神压抑。此诗通过描绘风雨交加、居处破败、饮食粗陋的现实图景,抒发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孤苦、悲凉与绝望。诗中“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一句,既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与被弃之痛,又流露出思乡不得归的哀伤。“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更是将内心万念俱灰的绝望推向极致。全诗语言质朴,意象沉郁,情感真挚,是苏轼贬谪文学中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其在困厄中依然保持清醒与自省的精神境界。
以上为【寒食雨(其二)】的评析。
赏析
本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寒食节阴雨连绵、生活困顿的画面。开篇即以“春江欲入户”营造危机感,将自然环境的压迫与诗人内心的不安融为一体。“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进一步以漂泊无依的意象,象征其政治处境的动荡与孤独。中间四句写生活实况:“空庖”“破灶”“寒菜”“湿苇”,字字见贫,句句含悲,极具画面感和感染力。而“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一句,看似平淡,实则惊心——诗人竟至忘却节令,唯有乌鸦口中的纸钱提醒他这是祭奠亡者的时节,反衬出自身形同废人、近乎非人的状态。后四句转入抒情,“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对仗工整,空间上的双重阻隔凸显忠孝难全的悲剧。“也拟哭途穷”借用阮籍典故,表达理想破灭的悲怆;结句“死灰吹不起”则以极沉痛之语收束,宣告精神世界的彻底沉寂。全诗由景入情,层层递进,情感由压抑渐至绝望,语言简练而力道千钧,堪称宋诗中抒写贬谪之痛的巅峰之作。
以上为【寒食雨(其二)】的赏析。
辑评
汪韩师《苏诗选评笺释》:起四句乃先极荒凉之境,移村落小景以作官舍,情况大可想矣。
陈衍《宋诗精华录》:与《郓州新堂二首》皆次首胜。
1. 《纪评苏诗》卷二十:“此诗沉郁顿挫,几于杜陵嫡派。”
2. 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空庖’‘破灶’二语,写出穷愁光景如见。”
3.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此诗为黄州最困时作,心迹双清,怨而不怒。”
4.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四:“东坡《寒食雨》二首,其二尤悲壮淋漓,所谓‘死灰吹不起’,真成绝调。”
5. 张道《苏亭诗话》:“‘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十字写尽迁客孤臣之痛。”
6. 《唐宋诗醇》评:“慷慨悲歌,有楚骚之遗音。非身经流离者,不知此语之沉痛也。”
以上为【寒食雨(其二)】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