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结

元结,字次山,号漫叟、聱叟,唐代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后迁汝州鲁山(今属河南),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玄云溶溶兮,垂雨蒙蒙;类我圣泽兮,涵濡不穷。


玄云漠漠兮,含映逾光;类我圣德兮,溥被无方。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


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


供给岂不忧,徵敛又可悲。

灵橘无根井有泉,世间如梦又千年。


乡园不见重归鹤,姓字今为第几仙。


风冷露坛人悄悄,地闲荒径草绵绵。

长松万株绕茅舍,怪石寒泉近岩下。


老翁八十犹能行,将领儿孙行拾稼。


吾羡老翁居处幽,吾爱老翁无所求。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陷洛阳,明年陷长安。
天子幸蜀,太子即位于灵武。
明年,皇帝移军凤翔,其年复两京。

我从苍梧来,将耕旧山田。
踟蹰为故人,且复停归船。


日夕得相从,转觉和乐全。

道州城西百馀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

石宫冬日暖,暖日宜温泉。


晨光静水雾,逸者犹安眠。

茫茫下土兮,乃生九州。
山有长岑兮,川有深流。
茫茫下土兮,乃均四方。

我有金石兮,击考崇崇。
与汝歌舞兮,上帝之风。


由六合兮,英华沨沨。

夫何伤兮,伤王乎。


欲何为乎,将蠹枯矣。


无人救乎,蠹枯及矣。

嘻乎王家,曾有凶王。


中世失国,岂非骄荒。


复复之难,令则可忘。

国有世谟,仁信勤欤。


王实惛荒,终亡此乎。


焉有力恣谄惑,而不亡其国。

理何为兮,系修文德。


加之清一,莫不顺则。


意彼刑法,设以化人。

猗皇至圣兮,至惠至仁。


德施蕴蕴,蕴蕴如何。


不全不缺,莫知所贶。

九疑山深几千里,峰谷崎岖人不到。


山中旧有仙姥家,十里飞泉绕丹灶。


如今道士三四人,茹芝鍊玉学轻身。

无为洞口春水满,无为洞傍春云白。


爱此踟蹰不能去,令人悔作衣冠客。


洞傍山僧皆学禅,无求无欲亦忘年。

下客无黄金,岂思主人怜。


客言胜黄金,主人然不然。


珠玉成彩翠,绮罗如婵娟。

古昔有遗叹,所叹何所为。


有国遗贤臣,万事为冤悲。


所遗非遗望,所遗非可遗。

客来自江汉,云得双大龟。


且言龟甚灵,问我君何疑。


自昔保方正,顾尝无妄私。

借问多寿翁,何方自修育。


惟云顺所然,忘情学草木。


始知世上术,劳苦化金玉。

踌蹰古塞关,悲歌为谁长。


日行见孤老,羸弱相提将。


闻其呼怨声,闻声问其方。

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


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悽。


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麑。

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


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


所嗟岂敢道,空羡江月明。

南风发天和,和气天下流。


能使万物荣,不能变羁愁。


为愁亦何尔,自请说此由。

尝闻古天子,朝会张新乐。


金石无全声,宫商乱清浊。


东惊且悲叹,节变何烦数。

援车登陇坂,穷高遂停驾。


延望戎狄乡,巡回复悲咤。


滋移有情教,草木犹可化。

东南三千里,沅湘为太湖。

湖上山谷深,有人多似愚。

婴孩寄树颠,就水捕鷠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