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栻

张栻,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呜呼忠献公,典则垂后裔。


遗言故在耳,夕惕当自厉。

逮此闲暇日,赖有先世书。


与子共紬绎,舍去情何如。

平时兄弟间,未省别离味。


别时已不堪,别后何由慰。

送子目力短,朔风吹我裾。


心焉独如结,子也当念予。

云满南阳陌,书藏善和宅。


行行重回首,无使归思隔。

藐兹遗体重,相对子与予。


祝子以自爱,念不忝厥初。

邻邦吕正字,质疑时以书。


校官有袁子,苦语莫厌渠。

自昔谨交际,人情易因循。


敬始以念终,君子贵守身。

义路本如砥,利径剧羊肠。


何以书子绅,世德不可忘。

巍巍孤高亭,念我昔所喟。


子也时一登,千载起立志。

别驾亦何事,休戚理则同。


但使民受惠,无论别驾功。

我昔临此州,民容拙使君。


子行为多谢,慰彼无毫分。

严之水沦漪,其山复苍苍。


子陵钓游地,草木有馀光。

岁律亦已暮,风烈雪漫漫。


去路阻且长,念子衣裘单。

留连红紫计无从,晚惜芬芳万卉空。


枕上几回清梦断,风前政可碧纱笼。


春随夜雨但三叹,韵入香醪尚一中。

闻说君家快目亭,湓江直上起千寻。


昔人事业规摹在,故国山河草木深。


世态从渠翻覆手,壮图还我短长吟。

淮海相从几岁年,南州雁不到西川。


重逢影落烟沙外,却喜身如金石坚。


莫叹武城资莞尔,且看平楚正苍然。

历遍江南处处山,峤南还得倚楼看。


化工此地无馀巧,爽气穷冬更逼栏。


官事随时宁解了,书盟平日未应寒。

乃翁詈贼气如虹,千载衣冠起懦庸。


双庙已应同卞壸,佳儿今喜见甄逢。


传邮赠我凌云句,断简知君学古胸。

上竺诸天近,中林万木低。


迥超尘世外,恍入雪山西。


忽漫参龙象,行将混鹿麋。

今朝风日霁,共约再登台。


人在云端上,僧从天际回。


岩头风戛竹,林畔雪欺梅。

旧说峰头寺,真成杖屦来。


却寻泥路滑,更喜野云堆。


寒积三冬雪,阳生九地雷。

归袂随云起,篮舆趁雪明。


山僧苦留客,世故却关情。


小倚枯藤杖,聊听绝涧声。

上方元自好,一榻有馀清。


祇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


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

祝融高处好,拂石坐林端。


云梦从渠小,乾坤本自宽。


回眸增浩荡,出语觉高寒。

岳背三冬雪,真同不夜城。


野云何晃荡,涧水助空明。


行橐多新句,青山有旧盟。

两寺清闻磬,群峰石作城。


风生云影乱,猿啸月华明。


香火远公社,江湖鸥鸟盟。

石裂长藤瘦,山围野路深。


寒溪千古思,乔木四时阴。


更得寻幽侣,何妨拥鼻吟。

珍重南山路,驱羸几度来。


未登乔岳顶,空说妙高台。


晓雾层层敛,奇峰面面开。

晴岚开岳镇,云雨断阳台。


日出寒光迥,川平秀色回。


兴随天际雁,诗寄岭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