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九子山头月,双峰顶上云。


清芬同一派,孤静两无分。


画笔超流俗,诗才迥不群。

上人高卧处,不与众山齐。


庭树啼归鸟,岩花献野麛。


泉从檐际落,月到榻前低。

径藓铺苍锦,林花落绛趺。


山光入户牖,云气起瓶盂。


宴坐期三月,迷行有万途。

青浦相逢恰二年,今宵再会亦前缘。


诗囊和月横挑去,稳泛枫桥夜半船。

黄子厌喧求避俗,直上孤峰结茅屋。


欲期汗漫游九垓,俯视尘寰战蛮触。


小山招隐唤不回,旧时从事有边幅。

君虽四禅侣,自是一诗家。


白足濯蛟井,清风振龙沙。


虚室无长物,多文富生涯。

久住深山里,相忘物外形。


逢人出好语,入定掩残经。


古字碑成轴,名诗榜作屏。

目断江南佳丽城,栏干楼角几长凭。


越人抱膝吟遍苦,吴客观涛病未能。


此地旃檀多胜刹,一时龙象有高僧。

秋风随处起,振锡不留行。


却背嵩云去,迎看淮月生。


禅通少林默,诗得杼山清。

青萝翠竹锁禅关,门对松林第一湾。


白发老禅应有道,等闲随客过前山。

倦辔曾投林下宿,短篷重见越江边。


人归河岳仪型在,事隔桑溟物色传。


弟子共谈庭际柏,公卿多识社中莲。

释子纷纷奈汝何,传闻右绕益乖讹。


南山述作那堪毁,西竺师徒果有魔。


群蚁固应随转石,一杯焉可当颓波。

善作空王子,能探佛祖心。


浮云无定住,流水度光阴。


粝食开盂惯,飞尘坏衲禁。

上人留我禅房宿,煮笋烹茶语夜阑。


铁马鸣风山牖寂,木鱼敲雪晓廊寒。


真筌但要此心悟,公案休将故纸钻。

谈禅皆是病,参请不须忙。


且看诸尊宿,相传甚药方。

都不见尘埃,园扉傍水开。


晴茵铺碧草,风弹落黄梅。


访子因寻竹,呼童急办杯。

办得四方游,孜孜讨入头。


归云起斋钵,高浪送行舟。


笠戴天童雨,鞋穿雪窦秋。

顶笠遍参请,平生志甚勤。


耳方离岳瀑,眼已接闽云。


宿岭星辰近,渡溪烟雾分。

身世总为闲伎俩,生前须了恶因缘。


把茅约子归云壑,品字柴头坐说禅。

老去居然懒出门,故乡零落暗消魂。


岁寒道义唯松竹,伴我东溪沙水村。

行脚从来笑赵州,草鞋踏破竟何求。


百千三昧无穷义,不出颐庵拄杖头。

十载江湖寄此身,足香惯踏软红尘。


梦回一笑知何有,稳卧家山寂寞滨。

比邻鸡犬寂无闻,烟际微风起夕曛。


肠断梅飘千树玉,眼寒麦浪一溪云。


拙于生计无如我,老矣情亲独有君。

半路梅花作峭寒,怀人无地著愁酸。


幽居独得春风力,补缀林塘渐可观。

桃源晓色春茫茫,花气扑人和露香。


翠波溶溶泛晴阳,琼楼半露非烟长。


霓旌鸾佩杂花光,花光深处开琳房。

传得无声曲,有时弹向人。


雪峰年老大,风穴语尖新。


吼月泥牛困,抽条石笋春。

栖贤桥下水流沙,开了菖蒲几度花。


想得老师无别事,乱云晴日补袈裟。

猎猎长松十里风,归时路与北山通。


陶潜今日无馀事,更过虎溪寻远公。

内外及中间,无处寻这个。


若舍内外中,又向鬼窟坐。


团团踏故迹,笑杀牛挽磨。

葛藤遍诸方,悟者能几个。


谁知个中庵,炉火但趺坐。


斋钵幸不空,法轮常自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