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从小服缁素,三衣竟不长。


心空无物碍,顶重有诗囊。


去与云相似,来期春未央。

何须百鍊取晶荧,大化非由巧力成。


所性本来无阙蚀,认形却恐未分明。


寒泉深夜辘轳静,素魄中天世界清。

四灵殁后谁知己,惟有清香满旧枝。


头白山僧犹爱客,为曾亲见老师时。

年年心与雪霜期,一点寒生古树枝。


昨夜故人相问信,隔窗无月坐移时。

所师郊与岛,知己又应难。


羽檄边烽急,风霜岁事残。


出家忘路远,度海识天宽。

山深不可见,一锡又云飞。


梵译通方语,林霜点衲衣。


神闲生境寂,思苦入吟微。

燕鸿来去尽,萧索此时心。


杖锡投何寺,风霜别故林。


夜床煨叶火,朝谷应樵音。

一点灵光在,月生沧海深。


此中难著语,何处可相寻。


野寺斋无定,穷冬日易阴。

嗜吟忘夜冻,立雪此同机。


工苦精灵聚,毫端造化归。


石床趺半结,荒径叶频飞。

山僧爱修竹,种此出嚣尘。


霜雪不知苦,岁时长自春。


定回闲坐石,风过动吟身。

梵译千篇广,归心一念生。


浮杯识海岸,持钵去王城。


雨彴春莓滑,香盆漏叶轻。

从前身不染飞埃,雪窦云峰任往来。


石路滑时宜驻锡,浪头危处且浮杯。


眼高桑下肯三宿,脚健山中能万回。

青原有名缁,戒行极严具。


一苇航大江,飘飘随所寓。


十月天雨霜,木落林姿露。

上人虎丘住,日夕临剑池。


炯如摩尼珠,性照光陆离。


丛林岁腊长,故国霜露滋。

南来宗意原无住,龙锡经时信羽翰。


遂有法华开色相,微拈心蕊足旃檀。


千峰落照苍猿定,一道横分白气尊。

秋深霜气迥,乘兴过栖公。


般若杯浮白,优婆树缀红。


孤峰时独赏,外道自群雄。

春尽山门鹿径幽,春行信杖得同游。


璇房露积苔青砌,竹院云深僧白头。


清磬数声诸品净,元探一话半生浮。

秋山乘兴信蓝舆,支遁山云独掩庐。


真谛可参无上法,浮生暂署阿兰居。


双趺慧日依林静,半岭晨钟集涧疏。

竹院秋深路渺茫,沿溪一带白毫光。


客来问月云堪款,僧筑开山锡可望。


空翠寒侵觞政肃,霜林新染墨花狂。

古木藏精舍,春风日闭关。


飞花自容与,乳燕任游闲。


禅影清池上,经声绿竹间。

尧峰古刹连翠微,黄茅盖殿白板扉。


鸟窠蟒窟僧住少,只馀山水含清晖。


楞伽山中大弟子,偶来飞锡披荆枳。

谁谓东南山不高,尧峰之岭何岧峣。


等闲鹳雀飞不过,无数蛇龙卧自骄。


冥冥苍霭云树乱,风雷常走山之半。

浩劫终期灭累尘,去来尔汝亦何因。


空潭秋水深千尺,照见人间未了身。

旷适柴桑叟,栖迟萧寺邻。


贫家春酒绿,细雨杏花新。


澹虑全轻物,忘机不畏人。

筑室栖支遁,为园象给孤。


流泉动朱瑟,松露落明珠。


施食山禽睨,翻经野鹿趺。

冉冉日西倾,漫漫长夜迫。


登楼望所思,月华正当席。


昔别与我期,乃在三五夕。

一枝冷落为谁开,欲遣寒香入酒杯。


铁石心肠犹解赋,芝兰风味合相陪。


腊前颇讶疏疏见,春尽何妨得得来。

一室安禅久,三生结愿频。


传经来帝子,送食下天神。


水月虚空相,山云自在身。

山僧吾所敬,不见又经春。


说法青龙出,忘机白鸐驯。


楚云遮别梦,江月照吟身。

独寻小兰若,积翠森松筠。


禽声悟禅家,幽花吐清芬。


晴日水光合,时飞野鸭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