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老人痴钝避嫌猜,终日柴门闭不开。


堪笑山僧能好事,乞碑才去觅诗来。

昭觉堂中有道人,龙吟虎啸随风云。


雨花经席冷如铁,一縢日转十二轮。


宝胜蓬蒿荒小院,埋没醯罗三只眼。

偃蹇松枝隔烟雨,知侬定是岁寒材。


百年根节要老硬,将恐崩崖倒石来。

缭绕西南隅,鸟声转幽静。


秀公今不在,独礼高僧影。


林下器未收,何人适煮茗。

过了铁围山,复生金莲台。


与问万上座,一笑愁容开。

未委衡山色,何如对塔峰。


曩宵曾宿此,今夕值秋浓。


羽族栖烟竹,寒流带月钟。

名岳在庑下,吾师居一床。


每闻楞伽经,只对清翠光。


百谷聚雪色,莓苔侵屋梁。

顾影良堪笑,胡为八尺长。


苍颜抗尘土,饿喙说兴亡。


竹雨先秋爽,松风生夜凉。

一双膝胫两条铁,一掬精神一团雪。
早曾火燄上翻身,鸳帏不把丁香结。


风吹香囊满路香,知君也结钦山辙。

闻说龙兴寺,多年未款扉。


风林发松籁,雨砌长苔衣。


殿古灯光定,房深磬韵微。

甘露洒空惟一味,旃檀移植自成薰。


遥知畅献分南北,应用调柔致六群。

遍历诸方羡饱参,黄龙不是泐潭南。


会当推向人天上,快睹今时优钵昙。

与公缁素两无成,世路低回窘墨绳。


弱羽机缯怀畏避,孤根霜雪厌侵凌。


未须神秀终齐雪,好嘱维摩且判凭。

多时共住不知名,七十霜螺尚阅经。


从此壁间无点画,抬头空阔眼尤清。

因曾捣药事幽栖,羽化千年长未齐。


得似杵声相继散,月明犹绕故山啼。

百年能得几回来,更酌丹泉饮一杯。


莫送鱼龙归大海,海中波浪是尘埃。

形影能离已异常,指揩犹作桂花香。


偶然狡狯留山石,未觉人间岁月忙。

曾于唐史读遗文,此日来游似见君。

世往人非事不同,岩前无复旧行踪。


空山落遍千林树,夜夜如同虎啸风。

汉武祈灵筑此坛,愿同日月驻龙颜。


神仙岂有君王福,万国臣邻指顾间。

百尺穹碑当道安,蛟龙蟠攫藓花乾。


火烧雨洗残文字,留得前王旧散官。

青山九曲锁烟霞,隔断尘寰百万家。


洞里有春藏不得,春风春雨泛桃花。

身到名山骨亦清,洞中不枉为题名。

缘合诗逢无首羁,此身便有上天时。


无端许远留遗嘱,勾引闲人到处疑。

大涤潜通句曲山,列仙到处有遗坛。


千年落叶无行迹,时见郭文骑虎还。

岫云深护列仙儒,心与天倪共卷舒。


诗境偶生吟思外,青苔黄叶满山居。

圣代平津阁,谁当不世贤。


鸿儒登禁闼,骏烈耀台躔。


嵩岳生申日,东山卧谢年。

篁竹本修修,僧房分外幽。


祇园栽未合,因地养初稠。


苦节头陀行,虚心般若舟。

当时指法杳难寻,二十年来枉用心。


却抱孤桐林下去,青山流水自知音。

病躯漫拟维摩诘,神骏那投支遁林。
道路近来稀会面,津梁疲绝好栖心。
身归独閟松萝迹,书去难酬钟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