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此杉已百年,林立官道侧。


鬼神所诃护,斤斧不敢迫。


爱此遗直姿,凛凛有正色。

花最盛。
西湖曾泛烟艇。
闹红深处小秦筝,断桥夜饮。

车骑踏春堤,翛然思如濯。


望骢人自避,解冻鱼方乐。


拿流古树根,跨岸枯薪彴。

矜严标格绝嫌猜,嗔怒虽逢笑靥开。


小雁斜侵眉柳去,媚霞横接眼波来。


鬓垂香颈云遮藕,粉著兰胸雪压梅。

上人图画故人诗,相见灯前夜雨时。


无限云山与烟树,总含秋色是相思。

行尽白云际,乘槎过水西。


稻田秋后雀,茅舍午时鸡。


野饭自不恶,村醪亦可携。

画舫笙箫张水嬉,小红娇翠斗新眉。


多情赖有河桥柳,犹认当年杜牧之。

枕上鸣鸠唤晓晴,绿杨门巷卖花声。


探芳走马人虽老,岁岁东风二月情。

骄马花骢。
柳陌经从。
小春天、十里和风。

孤游息魂营,凉泛叶形美。


清晨理桂楫,薄言遵远水。


遂欣斯望协,遗彼群象诡。

眉山仙去风流尽,聚远楼空月色寒。


波暖东风入尊俎,夜深北斗挂阑干。


幽花野草先灵杳,铁画银钩御墨残。

番阳山人春拥门,玉堂学士墨翻盆。


屋前屋后雪千树,枝北枝南月半痕。


寒夜老龙摇玉骨,霜天瘦鹤吊冰魂。

兰风吹动吕仙影,老树槎牙吐暮秋。


夜静药炉丹火现,月明神剑夜光浮。


已知浩气无穷尽,不到心灰未肯休。

突兀孤亭上碧空,高皇于此下江东。


即今御笔留题处,想见神州一望中。


黄屋非心天下计,青山如旧帝王宫。

一曲清商露未收,坐间枚叟泪潜偷。


那堪花萼楼头色,半入池塘梦里愁。

岁晏寒扉傍日开,江昏独棹溯波来。


还因东海云霞至,似挟中原岱色回。


万事何人怜伏枕,千秋无恙起衔杯。

小驿灯垂烬,无言思欲飞。


十年君执戟,双鬓客沾衣。


白骨徵求在,黄金故旧非。

不踏隋池今几日,重来空叹二毛侵。


黄流浑浑帆樯影,绿岸森森榆柳阴。


雨霁鸠鸣呼妇急,晓凉蝉噪感人深。

越俗团年席,吴风守岁盘。


频乘金盏暖,莫弄玉琴寒。


稚妾为香史,娇儿作酒官。

良宵丝竹偶成欢,中有佳人俯翠鬟。


白雪飘飖传乐府,阮郎憔悴在人间。


清风朗月长相忆,佩蕙纫兰早晚还。

堂上有遗膻,堂下无聚蚁。


但知嗜欲求,不必风雨至。


客方笑营营,贪得故无几。

飞云过尽,明河浅、天无畔。
草色栖萤,霜华清暑,轻飔弄袂,澄澜拍岸。
宴玉麈谈宾,倚琼枝、秀挹雕觞满。

襄王席上一神仙,眼色相当语不传。


见了又休真似梦,坐来虽近远于天。


陇禽有意犹能说,江月无心也解圆。

花飞絮落水和流,玉署词臣奉诏游。

四面看人随画鹢,中流合乐起眠鸥。

皇恩自抱丹心报,清颂谁将白雪酬。

客从南方来见予,手持锦轴长丈馀,云是与可之画苏黄书。


中堂展玩思超忽,四百年来真故物。
败素飘零色已改,古墨惨澹神犹发。

楚楚风神剧可怜,乞诗亲捧彩云笺。


春风杨柳人将别,更唱黄河远上篇。

姗姗微步上瑶台,笑看惊鸿艳影来。


亲制广寒新乐府,诸天齐唱紫云回。

明发辞吴会,移舟夜淹泊。


空宇垂繁星,微云暝前郭。


沈沈抱冲素,悄悄伤离索。

明星欲落开县城,千峰万峰初雪晴。


源泉乱石涓涓溢,削壁孤云袅袅生。


估客深穿猛虎窟,樵夫习傍翠岩行。

平居已无奈,仓卒故难任。


井上痕犹浅,水中痕更深。


问鳌何至此,下石尔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