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倚天巉绝玉浮图,肯与彭郎作小姑。


独秀江南知有意,要三二别四三壶。

忠孝王家千柱宫,东坡作吏五年中。


中和堂上东南颊,独有人间万里风。

缥蒂缃枝出绛房,绿阴青子送春忙。


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佛桑。


落日孤烟知客恨,短篱破屋为谁香。

秦楼出佳丽,正值朝日光。


陌头能驻马,花处复添香。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


黄河饮马竭,赤羽连天明。


太尉杖旄钺,云旗绕彭城。

严郎置兹楼,立名曰清辉。


未及署花榜,遽徵还粉闱。


去来三四年,尘土登者稀。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

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接海隅。

东南一望日中乌,欲遂羲和去得无。


且向秦楼棠树下,每朝先觅照罗敷。

信步闲行遍四邻,拥篱老稚看纶巾。


人随世换朋侪少,志与年衰感慨频。


梅送冷香横雪岸,雁翻孤影下烟津。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过湖。


去应缘直道,哭不为穷途。


亚竹寒惊牖,空堂夜向隅。

柏梁冠南山,桂宫燿北泉。

晨风拂幨幌,朝日照闺轩。

美人卧屏席,怀兰秀瑶璠。

第一山头第一亭,闻名未到负平生。


不因王事略小出,那得高人同此行。


万里中原青未了,半篙淮水碧无情。

建隆家业大于天,庆历春风一万年。


廊庙谋谟出童蔡,笑谈京洛博幽燕。


白沟旧在鸿沟外,易水今移淮水前。

越风东南清,楚日潇湘明。


试逐伯鸾去,还作灵均行。


江蓠伴我泣,海月投人惊。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春风淡荡春云浅,陌上柔桑青宛宛。


青天易雨亦易晴,吴蚕催眠欲成茧。


罗敷采桑南陌头,翠鬟皴鬌光欲流。

白昼钩帘望处长,初于眼界了无妨。


坐看云岭埋烟雨,聊借西轩作晚凉。


卷水翔龙方矫矫,转山飞瀑更浪浪。

目下园亭秋气阴,故人相见暂开襟。


买田阳羡苏公计,客舍并州贾岛心。


老至尚夸诗力健,病回犹怯酒杯深。

初月正如钩,悬光入绮楼。


中有可怜妾,如恨亦如羞。


深情出艳语,密意满横眸。

海为百谷王,苍然带燕齐。
烛龙张眸七曜夺,巨鳌頫首三山低。
回风叠浪恒萧瑟,错落珠玑闪蛟室。
蔓草萧森曲岸摧,水笼沙浅露莓苔。

更无蔟蔟红妆点,犹有双双翠羽来。

雨细几逢耕犊去,日斜时见钓人回。

大明上迢迢,阳城射凌霄。
光照窗中妇,绝世同阿娇。
明镜盘龙刻,簪羽凤凰雕。
风气东南异,阴晴早晚间。
日光时透隙,云影半遮山。
扫径残红尽,开窗绿荫还。
城楼占角分孤峻,野色生烟合杳冥。
华夏亦为元社稷,古丘曾是宋朝廷。
直看紫极云霾壮,昔触黄河风浪腥。
故人孙宰忆同游,跃马分麾驻上头。
塞外旌旗非旧日,山中钟磬自清秋。
云松暝合侵崖径,霜叶寒飞扑涧流。
边城草木枯,散漫惟蜡梅。
花蜂不成蜜,深黄吐春回。
如行沙砾中,眼明见琼瑰。
万物由造化,谁通天地心。
柴门闭浊暑,汗雨如滂淫。
便谓岭外热,四序常相寻。
夜严风色冽,开门恍奇绝。
谁将连日雨,幻此琼玉屑。
林深竹初折,涧浅冰复结。
烟柳葱葱锁玉栏,楼头伟观熟窥斑。
不因置酒垂青目,安得开窗面北山。
尘市故知容隐者,声名无奈落人间。
阙里何年到,匆匆一望间。
人言夫子冢,正在九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