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拾翠年时,踏青节候,芳草纷铺地。
弄阴晴,景色遍园林,屈指到清明天气。
小池边,紫燕欲寻新垒。

老去君恩赐草莱,买田阳羡尚徘徊。


三春破梦神仙骨,万里投荒宰相才。


明月琼楼何处问,朝云瘴海未归来。

一岁馀一宵,两年争夜半。


回头三十一,空劳抚髀叹。


忆昔锦城游,山海凭眺玩。

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
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琉璃。


君看少年眸子,那比婴儿神彩,投老又堪悲。

生长湖山曲。
羡吴儿、呼吸湖光,饱餐山渌。
世外不须论隐逸,谁似先生冰玉。

仕宦至卿相,富贵好归乡。
高车驷马,都人夹道共瞻望。
意气当年尤盛,荣比昔人衣锦,昼锦以名堂。

泛舟赤壁,正风徐波静,举尊属客。
渺渺予怀天一望,万顷凭虚独立。
桂桨空明,洞箫声彻,怨慕还凄恻。

不觉虎溪过却,轩渠一笑而归。


此笑此心真处,自然鱼跃鸢飞。

楼头一夜寒声促,但怪重衾惯藏六。


小窗起听枯叶鸣,更觉凝寒透肌粟。


乃知龙公修故事,幻作轻细巧翻覆。

恭惟廊庙具,岁晚落江湖。
岂不三缄舌,深惭七尺躯。
若为周士贵,翻作楚囚拘。
玉林散策才亭午,九曲流觞对偃松。
脱尽皮肤见真实,卧看桃李竞丰容。
上方细看锥沙刻,丈室连浇玉乳浓。
千年间气落岷峨,惊世声名镇不磨。
吟咏西湖虽有案,经年儋耳却无波。
细看据石横藜坐,想见骑龙跨海过。
西湖春意胜当年,公领笙箫泛画船。
锦绣一林生水面,衣冠万堵立山前。
仁恩在物禽鱼遂,喜气随人草木妍。
乐事莫如饮酒,休官自是高人。
红带鳌头寄与,是翁矍铄寻春。
虽列蜀都有日,却逢谢傅何年。
历历林溪胜处,想君把酒依然。
府下莫非群隽,坐中不见三明。
远意关河马首,静吟笔砚泉声。
小艇辞公晚发,高斋记客初来。
耿耿不忘归路,阻修万折千回。
谁怀二子千里,公赋五篇六言。
月底飞云西去,山头归雁双骞。
夏木有馀绿,山僧知胜春。
日长寻卧榻,花落断游人。
红旆来虽晚,清风到亦新。
中和堂上月,盛夏似高秋。
天泻银河水,人披紫绮裘。
气飘闻赤壁,语胜踊黄楼。
霎时轻散云飞麓,蓼红蘋白明涧谷。
无计攀留天际船,门外征尘起马足。
碧湖此去烟窅漫,去思直偕鸟道盘。
六载重来步层麓,怀人春雨苦空谷。
歧途日暮将安之,踯躅危磴碍进足。
何期严濑水淼漫,忽聚萍梗路曲盘。
东坡去矣空林麓,终古声名留厓谷。
不逢汪丞说爱山,谁向高台策蹇足。
且历兵乱日漫漫,鬼火昏黄蛇蝎盘。
两山南北峙,四水贯此州。
登临岂不嘉,出门自寡俦。
客乡几重九,岁月如奔流。
好恶岂不察,凿垣植蒿蓬。
而此庭前菊,锄灌少人工。
此物抱至洁,有似楚两龚。
翁媪老白发,萧然老江干。
大儿荆溪游,折腰岂为官。
诸儿走异县,亦各营一餐。
人生徒自苦,与世为卷娄。
何如有美酒,自献还自酬。
贫虽不若富,用寡庶易周。
我殆胜彭泽,无酒亦无琴。
湖外来远饷,屋角啭好音。
吹帽节已迫,醉乡路可寻。
惊飙举落叶,意气何轩轩。
秋高百卉尽,寂寞但空园。
何异富与贵,变灭随云烟。
吾翁始落南,土思尚依依。
筑堂扁岷峨,目断落日晖。
忆昔丙申岁,锦里烟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