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为郡无如王使君,一家清冷似云根。


货财不入崔洪口,俎豆尝闻夫子言。


须发坐成三载雪,黎氓空负二天恩。

雨气蒙蒙草满庭,式微吟剧更谁听。


诗逢匠化唯贪住,日觉恩深不易铭。


心苦只应消鬓黑,梦游频入倚天青。

家在严陵钓渚旁,细涟嘉树拂窗凉。


难医林薮烟霞癖,又出芝兰父母乡。


孤帆好风千里暖,深花黄鸟一声长。

魄慑魂飞骨亦销,此魂此魄亦难招。


黄金白玉家家尽,绣闼雕甍处处烧。


惊动乾坤常黯惨,深藏山岳亦倾摇。

□雷车雨滴阶声,寂寞焚香独闭扃。


锦绣文章无路达,裤襦歌咏隔墙听。


松声冷浸茶轩碧,苔点狂吞纳线青。

常忆双溪八咏前,讲诗论道接清贤。


文欺白凤真难及,药撚红蕖岂偶然。


花湿瑞烟粘玉磬,帘垂幽鸟啄苔钱。

一到毗陵心更劳,冷吟闲步拥云袍。


岂缘思妙尘埃少,自是风清物态高。


野色疏黄连楚甸,故山奇碧隔河桥。

舍鲁依刘一片云,好风吹去远纤尘。


犹期明月清风夜,来作西园第八人。

枯骨纵横遍水湄,尽收为冢碧参差。


分明为报精灵辈,好送旌旗到凤池。

方恐狱中桃树出,忽闻枯木却生烟。


褚祥为郡曾如此,却恐当时是偶然。

忧民心切出冲炎,禾稼如云喜气兼。


林下闲人亦何幸,也随旌旆到银尖。

谁报田中有黑虫,一家斋戒减仙容。


分忧若也皆如此,天下家家有剩舂。

红锦帐中歌白雪,乌皮几畔抚青英。


不知何物为心地,赛却澄江彻底清。

小谢清高大谢才,圣君令泰此方来。


一从到后常无事,铃阁公庭满绿苔。

不是龚黄覆育才,即须清苦远尘埃。


无人与奏吾皇去,致乱唯因酷吏来。


刳剥生灵为事业,巧通豪谮作梯媒。

只报精兵过大河,东西南北杀人多。


可怜白日浑如此,来似蝗虫争奈何。


天意岂应容版乱,人心都改太凋讹。

昨来祗对汉诸侯,胜事消磨不自由。


裂地鼓鼙军□急,连天烽火阵云秋。


砍毛淬剑虽无数,歃血为盟不到头。

得力未得力,高吟夏又残。


二毛非自出,万事到诗难。


蝉见木叶落,雷将雨气寒。

閤门传诏山人拜,清晓蓬莱望彩霞。


布褐朝天才赴阙,蒲帆带雨又还家。


沈侯咏罢楼沉月,婺女妆残庙掩花。

绿丝帆繂桂为樯,过尽淮山楚水长。


万里移家背春谷,一官行府向东阳。


风流好爱杯中物,豪荡仍欺陌上郎。

结东征车换黑貂,灞西风雨正潇潇。


茂陵久病书千卷,彭泽初归酒一瓢。


帆背夕阳湓水阔,棹经沧海甑山遥。

永和贞观晋沿唐,奉诏临摹老遂良。


展转流传非一手,虎贲犹得似中郎。

大唐天子绐孤僧,转瞬人间几废兴。


一幅永和故茧纸,入昭陵又出昭陵。

马首寒山黛色浓,一重重尽一重重。


醉醒已在他人界,犹忆东阳昨夜钟。

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


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

锦鳞衔饵出清涟,暖日江亭动鲙筵。


叠雪乱飞消箸底,散丝繁洒拂刀前。


太湖浪说朱衣鲋,汉浦休夸缩项鳊。

东阳太守廉而忠,风骨自是人中龙。
分明面带冰霜容,双眸烱烱悬方曈。


皎然一镜磨青铜,世间何物堪蔽蒙。

奇如霄汉舞天吴,壮似英雄敌万夫。


锦绣心肠人未识,林泉胸次世应无。


久空蕙帐秋猿怨,近宿芹堂夜鹤孤。

萧寺荒凉绕翠屏,高僧无复定诗盟。


雨侵深径苔花冷,风度浮云柳絮轻。


岩下古碑遗旧迹,亭前流水诉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