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功业飘零五丈原,如今局促傍谁辕。


俯首北去明妃泪,啼血南飞望帝魂。


骨肉凋残唯我在,形容变尽只声存。

见说黄沙接五原,飘零只影向南辕。


江山有恨销人骨,风雨无情断客魂。


泪似空花千点落,鬓如硕果数根存。

嗟予抱区区,畴昔同里闬。


过从三十年,知心不知面。


零落忽重逢,家亡市朝变。

神龙荡失水,驯扰终未得。


威凤虽在薮,肯顾鸡鹜食。


所以古之人,受变心不易。

秋风晚正烈,客衣早知寒。


把衣不能别,更尽此日欢。


出门一万里,风沙浩漫漫。

万里论心晚,相看慰乱离。


丹成俄已化,璧碎尚无缁。


禾黍西原梦,川原落日悲。

风雨羊肠道,飘零万死身。


牛儿朝共载,木客夜为邻。


庾子江南梦,苏郎海上贫。

冰骨清寒瘦一枝。
玉人初上木兰时。
懒妆斜立澹春姿。

郡宅枕层岭,春湖绕芳甸。


云甍出万家,卧览皆已遍。


渔商汗成雨,廨邑明若练。

烧灯节。
朝京道上风和雪。
风和雪。

记歌头、辛壬癸甲,乌乌能知谁晓。
梅花不待元宵好,雪月交光独照。
愁未老。

醒复醒、行吟泽畔,焉能忍此终古。
招魂过海枫林暝,招得魂归无处。
朝又暮。

何许相求,且不是、南温北石。
也欲学、绝交高论,自陈余癖。
万里鱼书长记忆,十年波浪伤离拆。

海枯泣尽天吴泪。
又涨经天河水。
万古鱼龙,雷收电卷,宇宙刹那间戏。

惊雷节。
梅花冉冉销成雪。
销成雪。

梦草堂边下榻时,隙驹四十五年驰。


东嘉太守真知己,西里先生共赋诗。


前辈风流元不远,故家文献未全衰。

两朝参预庆源长,愧我蒹葭玉树傍。


先世幸联龙虎榜,难兄复接鹭鹓行。


江东连帅迎前纛,浙左侯藩饯去艎。

英州别驾老昭陵,尚有钱塘八代孙。


三略兵书生未识,百篇诗史死犹存。


羊公岘首行人泪,白傅龙门过客樽。

闻说南山孕凤雏,崭然头角见嵚㠌。


月宫仙桂托根异,海岛蟠桃生子迟。


七秩高年堂上父,一生足事膝间儿。

径雪草生细,林寒莺到稀。


伤春怀二子,斋沐掩禅扉。


石室栖金马,天花落绣衣。

萧萧林叶坠高庭,寂寂窗灯隐幕青。


画省竹松仍坐漏,紫坛冠佩尽冲星。


圣明礼乐追三代,薄劣遭逢起一经。

大祀恭传帝命先,两人联宿省堂年。


浮葭淑气初回琯,燔璧荣光远烛天。


槛近静移苍桧月,亭空寒浸碧池泉。

百花头上和羹手,乃祖声名似孝先。


太息北朝开府老,真成故里烂柯仙。


庆流冢嗣承先泽,学到孙枝又一传。

为爱寒花晚节香,故栽松径与茅堂。


寿思园绮眠商岭,清想夷齐遁首阳。


俗眼只贪金带紫,丹心惟喜御袍黄。

寂寂斋心夜气浓,玉河西下凤楼东。


忽惊凡骨留天上,赖有仙僚共雪中。


莲漏暗通风力劲,琐窗斜映月痕空。

向夕停珂省阁幽,吏人犹自进春裘。


蓬莱双阙金茎远,阊阖千门紫气流。


明月在天难命驾,白云垂户好登楼。

朝罢归来政事堂,衣冠牣宇鹜成行。


须臾排马还私第,一片闲庭锁夕阳。

朝吧归来政事堂,衣冠牣宇鹜成排。


须臾排马还私第,一片闲庭锁夕阳。

朱荣铅砌拱都堂,静閤明窗夹主廊。


外省诸司西侧畔,枢寮却在外东厢。

书生只惯野人庐,谁识潭潭省府居。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微阁上四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