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宝云楼阁闹千门,林静初无一鸟喧。


闭户莫教风扫地,卷帘疑有月临轩。


水光潋滟犹浮碧,山色空蒙已敛昏。

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


闭门野寺松阴转,攲枕风轩客梦长。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平明已报百吏散,半日来陪二子闲。


立鹊低昂烟雨里,行人出没树林间。

夜半幽梦觉,稍闻竹苇声。


起续冻折弦,为鼓一再行。


曲终天自明,玉楼已峥嵘。

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


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翠浪吞平野。


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


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

湖上无人月自明,梦中仿佛得闲行。


庭空满地楸梧影,风壮侵云鼓角声。


世异客怀增惨怆,秋高岁事已峥嵘。

木莲花下竹枝歌,欢意无多感慨多。


更恐他年有遗恨,晓来冲雨上东坡。

好雪动高情,心期在玉京。


人披鹤氅出,马踏象筵行。


照耀楼台变,淋漓松桂清。

南州岁晚亦花开,有底堪随驿使来。


看取钟山如许雪,何须持寄岭头梅。

野桥丹阁总通烟,春气虚无花影前。


北浦问谁芳草后,西泠应有恨情边。


看桃子夜论鹦鹉,折柳孤亭忆杜鹃。

野桥舟阁总通烟,香气虚无花影前。


北浦因谁芳草后,西泠真有恨情边。


看桃子夜论鹦鹉,折柳孤亭忆杜鹃。

鹓鸿俱失侣,同为此地游。


露浥荷花气,风散柳园秋。


烟草凝衰屿,星汉泛归流。

涧谷新晴草木香,野情萧散自生凉。


雨添山色翠将溜,日转松阴晚更长。


病客独来唯有睡,游僧相见亦它方。

扫地开门松桧香,僧家长夏亦清凉。


公庭多事久来厌,净处安眠计甚长。


修竹填窗藤簟绿,白莲当户石盆方。

卖酒高安市,早岁逢五秋。


常怀简书畏,未暇云居游。


十载还上都,再谪仍此州。

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
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
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

寒烟罥树,凉风吹面,云外尖峰屏列。
相期不负雨中游,恍若是、山阴冒雪。


危栏倚袖,遥天极目,一片秋光清绝。

何人仗锡过千峰,雨里风烟转不穷。


暗壑水声清决决,深岩花气湿蒙蒙。


遥知雪岭开亭近,旧说云乡有路通。

官冷长如赐沐闲,门虽漫设昼常关。


劳君马上风前句,画我湖边雨外山。


落木半岩秋色里,曲栏千尺暮云间。

十里春波翠染衣,小寻鱼鸟共追随。


船头风急何妨醉,湖上山多尽入诗。


藜杖偶来飞絮里,芦鞭犹忆看花时。

包山信神仙,主者上真职。


及栖钟梵侣,又是清凉域。


乃知烟霞地,绝俗无不得。

四望非人境,从前洞穴深。


潭清蒲远岸,岚积树无阴。


看草初移屐,扪萝忽并簪。

俗状尘容欲养成,犹惭岫幌不吾扃。


任慵读律知难入,忍睡看山辄暂醒。


兰茁有时应吐秀,茗根无味强通灵。

此身飘泊堕荆蛮,幸有幽人访我闲。


得句多从丘壑里,知音端在笑谈间。


青鞋布袜平生事,野鹤孤云到处山。

春在画桥头,殷红照碧流。


几回看去马,一笑荡轻舟。


夜月梨花梦,春风燕子愁。

总以堂堂去,何容缓缓归。


隔溪莺对语,掠水燕双飞。


野草香沾屐,修篁翠湿衣。

二月春心动,游望桃花初。


回身隐日扇,却步敛风裾。

几年萍梗困边城,闲步西园试一巡。


圆沼印空明镜莹,芳莎藉地翠茵新。


幽禽有意如留客,野卉多情解笑人。

四海从来皆弟兄,西行谁复叹行程。


既蒙倾盖心相许,得遇知音眼便明。


金玉满堂违素志,云霞千顷适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