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钝根不会世间机,且作东山老住持。


有个旄牛闲拂子,用时由我不由伊。

夜寒月影照虚廊,境寂心清发妙香。


藜藿山林有馀乐,未应肉食念华堂。

烟霞绚彩染幽岩,紫翠葱茏云木参。


幸有幽人共清赏,岂惟风月友成三。

渡水扪萝款石扉,杖藜同著旧缁衣。


犹嫌林下諠僮仆,欲学孤云野鹤飞。

岩窦嵌空南宝花,玲珑楼阁衲僧家。


兴来结客穷幽讨,冲破晴山几段霞。

片云出岫当何在,独鹤摩空自识回。


若会去来无二相,丹霞应肯下岩来。

晃耀灵光真有体,从横妙用本无踪。


须弥芥子非虚语,事理从来本自融。

扬眉下喝亦皆空,此性初无瞽与聋。


若信见闻非耳目,瞽聋却解振宗风。

非佛非心须在我,即心即佛亦从渠。


本来心佛都无有,幻化聊将示四衢。

丹霞只在笑谈中,明月清风万里同。


欲识德云真面目,却须行到妙高峰。

一缕铜炉沉水烟,庵中晏坐孰为禅。


灵山法会何曾散,莲社高风尚宛然。

鳞鬣从容戏碧漪,拈槌击拂更无疑。


闻经听法都休说,自是鱼中有导师。

嘉卉多生佛氏宫,一经鼻观便圆通。


妙香来处非和合,岂在根尘吸染中。

暂时来访道家流,肯伴烟萝滞一丘。


为忆长安瞻日下,欲寻蓬岛向鳌头。


陶潜醉后虽眠石,王粲忧多更上楼。

玉阳一遇疑云断。
不落升沉绊。
试问青州云侣伴。

市民官吏同兴观。
立志皆无倦。
起建丹霞功不浅。

毁誉荣辱至,海波何时平。


海中有仙山,仙人筑为城。


金银为室阙,桂树罗阶生。

不堪随众且随缘,垂手何妨一入廛。


簦笠出逢车马客,钵盂分得俸薪钱。


滩声过耳滔滔逝,云影无心处处禅。

高挂蒲帆出大通,抱琴扫石就松风。


携将六月薰风去,散入三春雨露中。


望气君应追柱下,救时人尽识姚崇。

嵯峨高阁晓钟深,下界闻声不可寻。


枕上一醒朝市梦,天边三答海潮音。


曲高不入时人耳,韵苦遥传古佛心。

耳边闻有丹霞山,如闻说食不得餐。


十年梦想如一日,无昼无夜无忙闲。


违时失候乃一出,力羸筋怯惭衰顽。

名山说着便精神,夜束腰包晓问津。


老去尚能夸健足,从来不信有闲身。


岭梅开日匆匆别,岳雪消时处处春。

旧竹低垂新竹高,淡烟疏雨两萧骚。


笋根童子窥泉脉,林下闲人罢桔槔。


绿玉倚檐摇翠幌,冷云和梦湿缁袍。

流水行云各有因,乾坤容我老闲身。


移花买石堪晨夕,送往迎来自主宾。


远近杖头三事衲,东南鼎足数家春。

玉台半壁锁松筠,地接西山爽气新。


褦襶不来无热客,袈裟频上有闲人。


凉兼草色归眉睫,风递江声过耳轮。

闲心到处不须安,借得岩居学懒残。


拥被早为虮虱计,废书留作蠹鱼餐。


梅妻梦里将春信,鼠妇灯边语夜阑。

石乳岩边长绿苔,水帘高卷洞门开。


溪云入谷成山雨,崖溜添泉助茗杯。


抱瓮春深机事息,挈瓶林下野人来。

跳丸踯躅去匆匆,借得岩居任岁穷。


山与太虚分树色,石嫌孤立倩烟笼。


高柯坠果惊寒露,病鹤移巢避朔风。

四楞匝地逼虚空,拾级齐云迩梵宫。


宝铎希声风在下,鬓珠无影日当中。


鸟窠直上窥天险,雁塔频登识化工。

山光历历水涓涓,十里滩声绕法船。


碧石无心成背触,清溪何事独潺湲。


涨添宿雨迷孤屿,响驾长风下百川。